王丽芬
(吉林省梨树县水稻技术指导中心,吉林 梨树 136500)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应该要做好对水稻的秧田和大田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虫害,进而确保水稻种植的质量和效益。
在秧田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呈中性或微酸性、具有适中的粘沙、便于排水的菜园作为最中水稻种植的苗床,苗床的面积应该要更加充足,一般15㎡的苗床能够移栽大田面积为600多㎡。在苗床确定之后,还应该要精细处理苗床的土壤,一般对土壤进行翻耕,将其中含有的杂草整碎,在播种之前还要对苗床进行培肥,禁止使用肥料较强的碱性肥料,可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同时还应该要二次翻耕苗床。在配置营养土的过程中应该要在已经处理过的苗床土壤基础上,对有机肥进行细筛,然后搅拌均匀,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可以使用薄膜盖好,从而为水稻的成长发育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为了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应该要选择优良、高产的水稻品种,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种植环境、气候、土壤、栽培习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确定好种植的水稻品种之后,还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一般要在浸泡种子之前进行晒种,利用太阳光谱的作用将种子表面的病菌进行消灭,同时种子通过呼吸作用能够增加内酶的活性,便于之后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之前的一周左右使用簸箕对种子进行翻晒,然后对种子进行浸泡,使用清水对种子进行秕谷去除处理,然后将其中饱满的种子进行选择和培育,然后使用清水侵泡6h左右后换水3次,之后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使用清水对种子进行反复冲洗,确保种子表面没有残留的药液,然后将种子使用麻袋或者是编织袋进行催芽,确保袋内的温度控制在35℃左右,一天之后种子出现破胸露白现象,就可以进行播种操作。
在播种之前,工作人员还应该要掌握播种的最佳时节,根据具体的当地种植情况选择不同的播种期,比如说晚稻一般会在安全抽穗期进行播种,这样能够避免受到寒露的危害,使用塑盘育秧播期时要避免出现“秧等田”。在播种过程中也要控制种子栽种的间距,播种之前也要对苗场进行翻整和压实,并根据苗床的土壤进行营养液和培肥的配置,确保苗床的土壤中含有适合水稻出芽和生长的养分。播种之后还要盖一层营养土,最后使用喷雾器对盖种泥土喷洒适量的清水。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还应该要合理密植,根据水稻品种的特点、土壤肥力、地理条件、种植形式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栽种水稻的密度。目前我国一般是选择抛秧的方式进行移栽,首先向大田中抛散70%的秧苗,然后在大田的四周或者是稀疏的地方用剩下的秧苗补充,尽量确保秧苗抛洒均匀2。然后设置工作行,这样方便对大田进行管理,同时能够在确保大田后期的通透性,然后对工作行的秧苗进行适当的垄面移稀,保证抛栽的秧苗符合相关的栽培规格和要求。
移栽秧苗之后,还要对大田的肥水进行管理,对秧苗进行精确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根据植株不同时期需要的养料进行不同营养物质的施肥补充,确保植株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要科学管理水分供应,确保水稻返青之后能够进行间歇灌溉,确保水稻能够得到充分的水分进行生长,也可以采取灌浆方式,在水稻进行抽穗阶段,对水稻进行干湿交替的灌溉,确保养根保叶工作到位。
在水稻的生长管理中,还应该要及时出去了稻田中的杂草,一般是采用人工和化学除草方式进行除草,根据杂草生长数量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除草,从而确保水稻的生长环境更加优化。同时还应该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病虫害直接威胁到水稻的生长质量,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一般是根据国家的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品或者是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防治1。具体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比如说一般是喷洒农药防治稻瘟病和矮缩病,在选种阶段对种子进行选择,并及时解决恶苗病的问题;针对螟虫、稻苞虫、稻飞虱等对水稻有威胁的虫害,一般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去除虫害,必要时可以喷洒农药杀死虫子。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等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同时要科学管理秧田和大田,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