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康,白本文,白玉贵
(兰州新区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300)
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了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同时,伴随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会给自然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甚至会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保证畜禽粪便污染能够得到高效处理,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管理部门与技术研发人员必须保证技术研发工作可以高水平落实,提升畜禽粪便污染治理与资源化的利用效率。
在对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宣传时,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重视。首先,是加强对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促进畜禽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提升,进而有意识地对农村畜禽养殖产业发展进行环境营造。其次,可通过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利用信息平台发布信息等方式普及畜禽粪便污染问题的危害。最后,还可依据农户养殖畜禽的种类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农户的文化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促进农村养殖场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为生态化养殖普及工作奠定基础。
落实畜禽饲养工作时,技术人员首先要对畜禽饲料的采购与管理工作进行重视,最好使用绿色环保饲料,保证畜禽养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小。同时,储备饲料时,最好就地取材,促进饲料的使用效率提升,防止出现资源浪费或二次污染问题。加快有机农田建设进度,保证饲料产量的同时提升饲料生产技术水平,在满足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绿色饲料产量。
畜禽排放粪便后,饲养人员不会立即将粪便移走,因此,长时间的堆积就会滋生很多细菌与微生物,不仅会污染周围的土壤、空气和水环境,身处于此环境中的畜禽也会因为生长环境过于恶劣而出现生长迟缓或感染疾病的情况。因此,尽早对畜禽排放的粪便进行处理,养殖场畜禽家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方法中较常见的一种是干燥法,这种集中处理的方式技术的基本操作原理是通过光照或高温烘干方式将粪便处理后进行储存。而后,再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后续的处理方式,这不仅让粪便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可实现畜禽粪便的循环再利用。此类粪便处理技术方法流程简洁、技术要求也较低,同时最大的优势是投入小,较为经济。因此,任何规模的养殖场都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但此项技术也有缺点,就是在干燥过程中粪便味道无法有效去除。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处理过程中结合一些霉菌或乳酸杆菌的应用,干燥过程中的氨气等气味较重的气体能够被有效去除。
畜禽的粪便虽然含有部分有害物质,但是也富含有机质,除去水分,甚至还含有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如果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能够将这些营养物质进行提取,就可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其资源化。如生产成饲料,这就是畜禽、家禽粪便的饲料化技术。首先,此项技术要先将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其次,为了让整个无害化处理过程进行得更为顺利,不存在潜在危害,技术处理人员还必须选择健康的畜禽家禽粪便,保证饲料化后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能源储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在能源或资源使用过程中保证高效化利用目标能够实现。在对畜生粪便处理时,如果不能采用更为科学的技术方法,其污染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不仅会污染地域环境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能源化技术的使用,让这个问题得到了科学解决。能源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厌氧消化工艺技术消化畜禽粪便,并将产生的沼气提取出来,用于工业生产或居民生活。在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转化时,能源环保工程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速。在对畜禽粪便进行能源化处理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畜禽粪便进行冲水处理,保证畜禽粪便被集中收集,并提升粪便的含水量。而后,配制厌氧消化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将这些有机废水按一定比例放入到畜禽粪便收集池中。通过静置发酵的方式,将畜禽粪便废水转化为能源。这种能源转化技术不仅不需要占用过高的成本,能源转化率也较高,因此符合绿色化生产理念受到了畜禽养殖场的欢迎。与此同时,由于不必占用过大空间,不需投入过多成本,因此,在我国农村地区也较为常见。尤其是能源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利用范围也较广泛。在农村,因沼气的科学使用,不仅减少了秸秆燃烧量,降低了农村生活生产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还促进了农村燃料结构升级。与此同时,粪便在发酵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因此,消耗臭气的同时还可杀灭粪便中含有的虫卵与病菌,一举多得。最后,经过发酵的粪便产物同样可以资源化利用,如制作成有机肥,不仅清洁,还不会给土壤带来负担。
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加快畜禽粪便的污染处理与资源化进程,能够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与监管力度,保证饲养场负责人可具备较强的环境保护与资源价值最大化意识。同时,技术研发与财政部门还应保证此项工作的技术与方法得到有效丰富,让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