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文化建设

2020-12-09 05:35赵杰曹美琴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高校大学生

赵杰 曹美琴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高校作为理论学习的前沿阵地,理应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 高校; 大学生;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173-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呈现出关键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引领、精神支柱、道德教养、知识哺育,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别于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重要标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我们要结合工作,学习并践行習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与接班人,正处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定时期,不论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需要,还是社会建设需要,均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高校,应联动学校各个部门,加强学校教育,培育并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繁荣社会主义校园文化。

(一)爱国主义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以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方面,高校通过一系列的人文教育,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对世界的突出贡献,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

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各类途径,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一系列惊人成就,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课堂上进行嵌入相关教育,通过播放专题影片、改革开放专题图片展、校园广播、微信、QQ公众号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惊人成就。

爱国主义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大学生只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才能不断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才会立志发奋图强,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二)思想道德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中的必修课程,目前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这是高校思想道德工作中学生受益面最广,教育形式最正规、最系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最大的德育形式。我们要利用好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让思想道德教育入脑入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校管理要贯穿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管理服务于教育,管理也是教育。学校在进行教学以及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2]。同时要发挥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同学们当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行为育人。发挥学校管理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最大作用。

(三)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最高层次,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这个核心,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切实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发展规范,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以及多民族文化之间的包容、吸收、创新,积淀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在创造、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很多优秀的现代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文化的强盛必不可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一)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大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最好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其中,将起到极大的教育作用。在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可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人文类学生的必修课,其他理工农医类等学生的选修课。如不专门开设,可将传统文化课程融入语文、历史、思政等课程中,亦可在专业课程中,根据需要,嵌入相关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课程教学中,可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时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的陶冶、熏陶、耳濡目染也同样重要。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校园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观念、心理与行为。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其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染优秀传统文化的色彩。利用建筑、雕塑、专栏、墙报等,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植大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情怀。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融入与学校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比如我校为中医药类院校,在文化广场上,设有华表、石书等,上面篆刻着中医药经典语句,校园随处可见李时珍、孙思邈等古代名义雕塑,设有专门的中医药文化长廊。校园文化彰显浓厚的中医药特色,体现天人合一、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思想。

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乐于接受,受众面和影响效果显著,起到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比如我校的“中医药文化艺术节”“书香杏林”读书节,已经成为我校的亮丽文化名片。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宣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开展“互联网+优秀文化”教育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人们生活中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优秀文化的教育与传播,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尊重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重视网络平台的作用,开展“互联网+优秀文化”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优秀文化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我们近现代的优秀文化,改革发展中创造的新的优秀文化[3]。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我们可开辟优秀文化网络课堂教学。利用图文、声、视频等形式,呈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還可利用微信、QQ公众号、手机APP等方式,进行优秀文化的推送,可让大学生们随时随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大家在重视经济、军事等实力的同时,逐渐意识到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习总书记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创新是当下提到的高频词汇,我国已进入了万众创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4]。

继承优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继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孕育出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符合民生发展的优秀文化,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文化产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高校要培养一批有思想、有创新、有情怀、有抱负的优秀人才。文化孕育人才,人才发展文化。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新时代下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及繁荣,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5]。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产业,是一种低能耗、高知识含量、大创意的产业。政府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并帮助文化企业、文化团体、文化组织及个人去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通过各类方式,挖掘文化价值,转化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目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可引导并鼓励各类文化创意,转化为文化产品,对接文化产业。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政府及高校也要注意积极引导,符合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符合各产业发展的规律。保持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向文化强国迈进。

四、结语

高校是理论学习的重要基地,是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摇篮,是坚定广大教职员工及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我们要利用先进文化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运用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当中,武装到高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当中。

基金项目:湖南省株洲市社科研究课题:“动+静”双驱动模式下高职高专图书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编号:ZZSK19042)

参考文献:

[1]着眼“四个全面”促进文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纪实[N]人民日报,2015-02-28 (01)

[2]董一冰,杨昕宇.思想政治课论课中加强大学生民生观教育的思考[J]世纪桥,2010,(9)

[3]加藤佑理.中国的对外语言和文化政策[D]复旦大学,2010

[4]人民日报.习近平总书记谈创新[N]人民日报,2016-03-03

[5]向玉珍,殷文贵,李平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生成、内容和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10):1-5,12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