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2020-12-09 05:35张继东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张继东

摘 要: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为保障整体工程质量就一定要对外界多种因素进行考量,从整体上提升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持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当前阶段许多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缺乏足够的关注,这种情况导致后续施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施工计划的正常进行,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成本过高和资源过度损耗。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整体建筑施工的变革与创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持续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122

引言:建筑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众多,技术要求比较高,大幅度增加了管理難度。近几年,人们将目光聚焦建筑质量,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并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以此保障施工质量。建筑项目质量达标,不仅能让企业收获更大的效益,还能显著提升企业口碑,企业具有良好形象,势必会让企业接到更多工程,从而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1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期间的常见技术类型

1.1 房屋建筑工程期间使用的基础施工技术

在此项工程实际施工期间,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建筑地基与建筑基础工程、暖通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地下室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全面了解基础施工技术。首先,土方开挖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的基本程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充分掌握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按照基坑支护专项方案的施工部署,从而为土方开挖科学控制奠定良好基础,保证土方开挖具有标准性和可靠性。另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展开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强化控制,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工程设计承载力需求一致,确保施工安全。与此同时,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以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桩基础施工等工艺技术,保证桩基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桩基结构主要有钻孔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只有结合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才能够为后续施工提供质量保障。该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柱下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重视结构交叉、部位标高以及几何关系等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展开施工。预应力管桩施工前需要充分做好静载荷试验,材料选择应超出3根。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打桩控制需要以终压值为主,以桩长控制为辅,管桩填芯混凝土材料采用C40微膨胀混凝土,长度大约在1.5米左右。

1.2 防水施工技术

工程施工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合理配比不同强度的水泥和混凝土。选择收缩性能较低的水泥,配备较好的粗细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间针片状石子不能超标,尤其是细骨料含泥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设置一定施工缝,控制混凝土坡度。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浇筑方式,从坡脚向上浇筑,先整体震荡后再均匀震荡,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使用微型平板振动器设备,按照1/3的搭接方式自上而下进行振捣。混凝土处理防水施工需要抹平防水基层,避免出现松动或凹凸不平的现象。针对掉灰等问题要严格根据工程要求,设置排水坡度。其中,地漏部位排水层应比防水层低,涂抹防水前,应清理基层表面杂物,重点清理管道根部和排水口等位置。涂刷时可依据先低后高的原则,第一层土层应基于一定基层,厚薄适度,无暴露点地大面积涂抹,针对排水口、地漏和阴阳角部分进行漆涂刷。

1.3 钢结构施工技术

轻型、高层中型、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等钢结构为当下房屋建筑的主要钢结构类型,在生产钢结构的过程往往会对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加以应用,而在施工过程钢结构的优势则体现在简单、快捷等方面,因而其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钢结构仍然有一些缺点存在,主要体现在其热传导型方面,因钢结构具备的热传导性较好,因而火灾现象极易发生,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损毁房屋建筑,因此钢结构施工需要配备齐全的施工现场防火设施,同时在设计和施工避难场所及防火装备时应以相关防火规定为依据。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管理时,相关管理单位需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并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管理人员通过有关的培训活动去完成定期的人员考核,培训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关工作的规范进行和进行安全教育,保障员工具备充足的安全工作意识并形成一种规范操作观念,并且让员工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

2.2 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只有管理制度完善,才能确保管理行为合理合法。当前施工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是因为制度的缺失,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健全管理制度。首先,明晰管理职责。在制度中要充分体现每个岗位的管理任务,以及需担负的职责,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推诿事件发生。其次,明确管理流程。只有管理人员清楚如何开展工作,才能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管理流程的确定有助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再次,制定奖惩机制。为了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积极性,需要制定奖励措施。奖励要具备激励性,需要建筑企业事先调查员工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定奖品。如若管理人员渎职,可依靠惩罚机制对其进行处理,以儆效尤。只有严格治理,才能促进责任心的形成。最后,制定监督机制。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需要建立监督小组,以监督日常管理工作。

2.3 加大安全意识的宣传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需要坚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全面提高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从根源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施工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强化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安全教育宣传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施工企业需要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演讲式、交流式、竞赛式等多种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从而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避免施工中存在违章作业或操作失误等不良现象,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各大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进一步拓展施工安全宣传教育范围,通过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播放安全施工宣传节目,也可以组织安全施工知识讲座等活动,为社会群众和建筑企业全体职工提供安全生产的学习机会。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把施工质量关,施工单位需采取有效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控;合理引进和运用先进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艺辉.如何做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8(05):188.

[2] 刘志远.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104.

猜你喜欢
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探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