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

2020-12-09 05:35周志水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对策施工

周志水

摘 要: 对于当前的土木工程来说,它在建设工程中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土木建筑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大,对于现阶段的时代发展来说,钢筋混凝土已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它有着一定的其强度,并且提高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荷载能力,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增强了结构上的稳定性。但是对于现阶段来说,土木工程无论是在施工中还是应用中都有可能发生裂缝现象,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工程病害,需要有关人员针对这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明确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并且对这些裂缝的类型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108

1 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常见类型

1.1 塑性裂缝

塑性沉降裂缝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裂缝现象。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骨料质量不合格是产生塑性沉降裂缝的主要原因。由于工程施工耗时长,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短时间内混凝土很难达到凝固状态,而骨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塑性沉降问题。若混凝土质量较差,会延长混凝土的塑形时间,而混凝土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导致表面水分流失,产生严重的裂缝问题。

1.2 结构性裂缝

对于结构性裂缝来说,它是由于结构应力达到一定的极限,从而引发承载力的不足,造成工程部分结构上的破坏,是降低建筑物强度的前提,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裂缝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结构性裂缝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包括脆性破坏以及塑性破坏。对于脆性破坏来说,在裂缝形成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开始阶段并没有明显的预兆,都是突然发生的现象,而且一旦发生裂缝,对于结构的影响就是非常大的,必须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对于塑性裂缝来说,它是指裂缝在由小变大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有关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相对比来说,塑性裂缝的危险性较小。

1.3 温度裂缝

外部温度变化和混凝土自身热导性是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尤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若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会使混凝土在凝固期间受到内外温差应力作用,导致内部温度过高,无法适应外部温度变化,出现温度裂缝现象。

1.4 墙体裂缝

对于一些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结构来说,墙体裂缝的类型也属于常见的一种,对于墙体裂缝来说,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建筑的应用过程中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雨水渗漏等,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

2.1 修复裂缝

裂缝修复是混凝土工程中处理裂缝的常用方法。首先必须调查和评估裂缝,并了解原因和特定领域。常见的修补方法是使用混凝土浆覆盖空隙区域。该修复方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但是,仅可在较小的范围内使用,通常不会影响项目的整体结构。

2.2 灌浆法

对于一些已经成型的裂缝结构来说,有关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保证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对工程的其他结构造成影响。灌浆法就是裂缝处理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灌浆的方法,尤其是针对一些厚混凝土墙上的比较大型的裂缝来说,应该采用和墙体原材料的材质进行裂缝的处理工作,注意灌浆的时间,而且还要对它的表面进行一定的养护工作,做好原材料在裂缝上的有效融合。另外,对于灌浆法来说,还可以采用一些聚合物的灌注方法,它可以应用到潮湿的环境中,与水反应后就可以形成强度比较高的固态沉淀物,例如氨基甲酸乙酯等。

2.3 加强温度控制

温度的变化极容易造成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问题。需要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避免混凝土受到温度差变化的影响。首先,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把握好浇筑的方法和速度,待混凝土凝固后,才能进行二次浇筑。其次,为了避免混凝土受到雨水浸透和阳光直晒,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对混凝土的防護措施,通过搭建临时敞篷,防止混凝土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最后,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场地周围埋水管,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稳定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湿麻布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根据气温的变化情况,在混凝土表层洒水,对混凝土起到降温作用。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混凝土的防潮工作,加强对温度的控制,防止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造成后期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

2.4 做好养护工作

为有效防止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现象,做好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十分重要。在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通常选择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做喷水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混凝土收缩和干裂,但是对于高铁桥梁工程建设,由于混凝土的体积比较大,简单的喷水技术并不能完全防止混凝土裂缝问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的3h-5h小时之内,采用贴膜养护的方式,避免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施工人员还应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晚拆膜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温度作用对混凝土带来的影响。同时,施工人员可以根据以往的养护经验,做好混凝土的防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混凝土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可以采用麻布、草帘等工具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上,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破坏混凝土的结构。

2.5 结构设计更改

为了更好地防止混凝土裂缝,必须改进建筑结构的设计。材料选择也需要更改,将更好的材料用于合成混凝土,合成混凝土应选择中、低强度材料。施工技术人员也可以增加钢筋的使用,使支撑平台表面增加负载能力。还应考虑温度的影响,并可以采用永久膨胀方法进行设计,以有效避免温度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结束语: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加强裂缝控制是提高项目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积极分析施工裂缝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减少裂缝的发生,从而为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岩.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J].门窗,2018(02):237.

[2] 俞红泉.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7(12):266.

[3] 钱泓阳.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研究[J].砖瓦,2020(06):168-169.

[4] 廖俊君.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砖瓦,2020(04):104-105.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对策施工
诊错因 知对策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