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木兰溪水长久在流, 白鸽岭高壮地站立,乡亲至爱之恩永不能忘。” 这是一九六三年一月十八日,薛介民在台北狱中的绝笔。那天是他的儿子十五岁生日,但他再也见不到他的孩子,因为十三天之后,他和妻子姚明珠就双双赴难了。
直到半个世纪之后,他俩的儿子才亲眼见到了白鸽岭、木兰溪—父亲临终之际念念不忘用来抒发最终情怀象征的家乡山水。而他们的儿媳,也才开始动笔写他们的故事:《白鸽木兰:烽火中的大爱》。
出生在福建仙游的薛介民,从少年时代就为自己的国家在外敌侵略和贫穷衰弱的夹击下焦虑悲愤,用日记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和青梅竹马的表妹姚明珠志同道合,相互激励。两人考进福建医学院时,抗战正式爆发,介民在明珠的理解和支持下投笔从戎,考进中央航校。介民相信:在严重缺乏战机和飞行员的当时,学会驾驶战斗机以一当十与敌拼搏,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救国途径。这些英姿焕发的健儿,每一次出任务上天就是一次与年轻生命的告别,每一个告别就是中华民族一页悲壮的史诗。
在严酷的训练和对爱人的思念中,介民用文字抒发情感。在那些历劫存留下来的珍贵的日记、笔记和信件里,岁月溶蚀的漫漶字迹满是对烽火遍地、血泪斑斑的土地的忧思,对同胞饱受患难流离之苦的感同身受。正是心怀着这样的祖国,介民被送到美国接受新式战机培训,却放弃了留下做飞行教练助手的机会回到家乡,投身另一次革命。而明珠在医学院就積极参加抗日救亡,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福建医学院第一位女性党支部支委,后来还曾因此被捕,遭受监禁一年之久。八年的异地苦恋,抗战胜利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婚礼中的新郎一袭英挺的空军中尉戎装,治病救人的医生披上了新娘婚纱,这样一对苦尽甘来的佳偶, 却怀着最大的秘密,肩负着最危险的任务—一九四八年底,他俩带着还不满一周岁的儿子去了台湾。
十年的潜伏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夫妻同时双双被捕。经过了四年多的隔离监禁和难以想象的严审逼讯,一九六三年一月的最后一天,农历大年初七的凌晨,他俩一起走上人生最后一段路 —并肩走向刑场。
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他俩已步入中年的儿子,像是应答着做医生的母亲在冥冥中的召唤,已是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在离乡十八年后才回到台北,那个当年亡命逃离的地方,他将父母亲的骨灰盒捧到美国,安葬在加州圣地亚哥家附近一处宁谧的墓园里。之后,又是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经过种种曲折,终于在二0一四年春天,介民和明珠离开世间半个世纪之后回到了他们生长的故土。在一场庄严的仪式和三名子女的护送下,他俩被迎进北京八宝山上的烈士陵园。生前死后,他俩都辛苦跋涉了迢迢远道,从此总算可以安息长眠,不再冷清孤寂。
这是一条长达百年的漫漫长途。《白鸽木兰》写的就是这条百年长路的事迹。
作为他们从未见过面的儿媳,许多年以前,我就从片段的耳语、陈旧的文件、碎裂的回忆,推测那是一段曲折复杂又沉痛的家史:一对满怀理想、彼此相爱至死不渝的夫妇并肩赴死,遗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太多无解的疑问。因为伤痛太剧烈,恐惧又太巨大,在那个年代没有人—尤其是孩子们,敢于去触碰禁忌,更无能为力去追询那些疑问的解答和谜底。当我最初遇见那个十五岁就失去父母亲的男孩时,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将会踏进一个被粗暴地埋藏、被残忍地强迫忘却的迷宫。在当时的台湾,略为知情的人都好意地劝告我:不要去试着揭开那些封条、追问那些谜语,因为那都是禁忌,去触碰只可能带来更多的伤害甚至灾难。而那三个长大了的孩子,多年来无比艰辛地以自觉或不自觉的遗忘去愈合他们的伤口,追忆只会让伤口撕裂,任谁也不忍心要求他们去挖掘那些深深沉埋的往事。于是一个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长居国外的我日益有一份急迫和恐惧:我怕时间会把已经被清除得所剩无几的记录悉数抹去,真相再也无法呈现。身为这家唯一的儿媳、两个儿子的母亲,我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这份还原家史真相的责任—至少对我的孩子,我必须在他们问起自己的祖父母时,给他们一个可信的交代。
下了这个决心之后,算一算,我用了不止二十年的时间来探索。这条迢迢远道是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承载在一段更曲折漫长的历史之中。这固然是我原先以为的一段家族史,但在追寻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他们背后那牢不可分的、宏大的民族史。这不仅是两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个大时代的故事。
二三十年间无数次远渡重洋来到海峡两岸的搜寻,数百页泛黄脆裂字迹漫漶的信笺笔记,两千多页血泪斑斑难以卒读的台湾档案局解密的审讯图档,两年里的反复增删书写……终于,二0一九年十一月,《白鸽木兰》繁体字版在台湾问世。之后不久便有亲族友人做出指点建议,于是又有了需要改正和增补的地方,都悉数增改补充在大陆简体字版里了。但我相信,同时也衷心期待,还将会有更多的增补出现;尤其是至今尚未能释清的几桩重大疑点—我甚至忧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否能寻得答案。那些最关键的“密”何日才能解,非我能知。但愿此书在大陆出版之后,我得到的回响中若能有拨开迷雾的线索,那将会为这本书添上最重要的最后一笔—因为这绝不仅是个人或家族的故事,而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才汇聚成中华民族这段艰苦又壮丽的历史长卷。
等待是与时间拔河。在等待中我得以看到从前无法奢望的审讯档案物证,但在等待中我也错过了同样珍贵难得的人证。如果二十年前就动笔,那时可能还有知情的幸存者,然而也还无从知道哪些人是我该去寻访的;那时更无法窥见在暗黑深渊中封锁了半个多世纪的绝密档案。当真相的冰山逐渐对我显现它壮阔的全貌之际,它也在时间的温度中逐渐消融。我不能再等,我尽己所能呈现所有我能读到、保存、查找到的史料,虽然我相信还有更多—我的等待已经成为期待,很可能终我一生都将继续求索。
在求索的这些年里,我接触了白色恐怖年代直接间接的受难者,他们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不仅写在书里,更铭记心中。当然因此也接触了大量有关白色恐怖的史料,让我深深体会无论是什么样的“恐怖”,在历史长河里终究会成为一串事件和数字,但落实到具体的“人”,便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父母子女的生离死别、家破人亡,无辜的孩子、失依的老人的哭喊哀号……在书写中我感受到的痛楚不仅是为着自己的亲人,也为着无数承受恐怖苦难的众生。但愿这样的历史永远、永远不要在任何一块土地上重演。
岁月久远,历史美好的记录成就了史诗,为理想献身的事迹和先人的壮烈情怀,因为时空的遥远而变得像一则传奇。但这一切都曾是活生生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直到今天。“ 不容青史尽成灰”,那一代人的胸襟面貌,和他们那个年代悲壮的背景怀抱,后辈的我们怎能忍心这一切被时间的尘埃淹没!
书成之后, 故事并没有完,历史的长卷还在缓缓铺陈。无论走得多远,历史不仅在我们的背后,也在我们的前方。我们的祖辈、父辈,与我们一样,他们也都曾经年轻,面对那一代人的历史与挑战,为下一代留下他们完成或未竟的梦想。当我们阅读他们时,是否想到, 我们留给下一代的,又会是怎样的一本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