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欣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常州 2130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有着非常高的病死率,有调查指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高达4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手段,通过采取合理的通气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1]。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均符合Berlin2012年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2]。男29例,女21例;年龄58~85岁,平均(70.13±4.24)岁;中度(氧合指数101~200 mmHg)36例,重度(氧合指数≤100 mmHg)14例。
所有患者均采取俯卧位通气治疗,接受护理干预。
1)俯卧位通气治疗。应用呼吸机为患者实施有创通气治疗,行气管切开术或者是气管插管,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患者取俯卧位,选择SIMV通气模式,参数设置:呼吸频率15次/min,潮气量6mL/kg,吸气时间1.0s,FiO260%,峰流速50L/min。
2)护理干预。①呼吸道护理。俯卧位通气治疗过程中,受到体位的影响,易引起导管移位、脱出,影响通气治疗效果。利用口腔固定器、胶布等,将导管固定住,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并使用头圈固定,以便于观察呼吸道情况、保证呼吸道通畅[3]。定时充分叩背协助患者排痰,有必要的情况下可应用振动排痰机。②管线护理。对气管插管、呼吸机管道、深静脉置管、胃管、引流管等各种管线,做好固定,避免管道移位、滑脱。③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气道痰量增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及时变换为仰卧位通气。④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各管路滑脱移位扭曲、误吸、皮肤黏膜压伤等情况,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
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气道痰液引流量的情况。
采用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0例患者进行了245次俯卧位通气治疗,2~7次/人,平均4.9次。俯卧位通气治疗时间为5~11.8h,平均(8.2±0.5)h。气管插管滑脱2例,皮肤黏膜压伤1例,胃内容物反流1例,并发症发生率8%。
治疗前患者的动脉血氧分(74.56±13.54)mmHg、脉搏血氧饱和(81.56±4.57)%、氧合指数(165.64±22.47)、气道痰液引流量(7.58±1.34)mL
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95.34±18.76)mmHg、脉搏血氧饱和(97.06±1.54)%、氧合指数(206.51±25.04)、气道痰液引流量(13.55±2.27)mL,
治疗后动脉血氧分、脉搏血氧饱和、氧合指数、气道痰液引流量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吸入氧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窘迫,是一种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由于肺自重增加、肺血管通透性上升,而导致肺含气组织大幅度减少[4]。因此,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关键在于改善低氧血症、纠正缺氧状态,这就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临床实践发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仰卧位通气治疗时,心脏对肺造成了一定的压迫,且膈肌向头侧位移,再加上重力作用,导致背侧肺泡萎陷,使得前胸部肺泡通气/血流比增大,而背侧肺泡通气/血流比降低[5]。
本研究中得出,俯卧位通气,由于局部膈肌运动及重力作用发生了改变,有利于促进气道痰液引流,从而可以减少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这对于促进氧合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体位原因,俯卧位通气对呼吸道护理、管线固定、皮肤护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容易出现气管插管移位滑脱、皮肤黏膜压伤、胃内容物反流等并发症。因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过程中,必须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