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江
(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32)
勘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Ⅱ)太子河~浑江台陷(Ⅲ)辽阳~本溪凹陷(Ⅳ)南部[1],南芬~万宝燕山期铜、铅、锌、钼Ⅳ级多金属成矿带内。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强烈,燕山晚期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体在勘查区南北两侧呈近东西向大规模侵位。这些构造岩浆活动与区内的铜钼多金属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区内为基岩分布区,地质构造较复杂,变质变形作用明显,岩浆活动频繁;出露地层自下而上有:新太古界鞍山群,古元古界辽河群,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南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新生界第四系;区内岩浆岩比较发育,主要有太古宙花岗岩(片麻岩)、中生代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花岗岩;区域地质构造主要为不同旋回、不同构造层中的褶皱和断裂构造。
1:20万化探资料显示,勘查区内有一批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套合好的Cu、Mo、Pb、Zn、Au、Ag、Hg的多金属异常。前人通过对其中部分异常进行查证和普查,发现了黄柏峪等铜钼多金属矿床及多处矿点,其成矿与岩浆岩关系密切,显示本区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本溪市太平地区有较好的Cu、Pb、Zn、Mo、Au、Ag等组合异常较好的多金属异常区,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异常明显受构造控制。
勘查区地表出露的地层为新太古界鞍山群茨沟岩组,古元古界辽河群浪子山岩组、里尔峪岩组,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岩组及新生界第四系。侵入岩主要为新太古代似斑状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细中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通过1:10000的土壤测量,共采集土壤样品3161个,完成调查面积6.1km2,分析了Au、Ag、Cu、Pb、Zn、Mo、W、As、Sb、Bi,10种元素,经过综合整理和研究分析得出:钼元素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中、东部,呈近东西向展布。钼元素分布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有相关性,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主要由两大片异常区组成,最高值可达29×10-6,全区平均值1.12×10-6,变异系数为1.39,空间变异性强,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大。金元素的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中部,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有相关性,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最高值76.7×10-9,全区平均值0.877×10-9,变异系数为2.46,空间变异性强,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大。共圈定Au元素异常30个。铅元素的异常在区内成北西向展布,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中部和西北部;浓集中心和峰值十分明显,最高值7545×10-6,全区平均值36.9×10-6,变异系数为3.31,空间变异性强,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大。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有相关性,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银元素的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中部,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有相关性,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2],最高值4.17×10-6,全区平均值0.102×10-6,变异系数为1.12,空间变异性较强,具有富集成矿的可能。钨元素异常在区内呈东西向展布,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中部及以东地区,与Mo元素分布规律相似,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有相关性,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主要由两大片异常区组成,最高值可达35.5×10-6,全区平均值0.94×10-6,变异系数为0.53,空间变异性较小,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小。铜元素的异常在区内呈东西向展布,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中部及以东地区,浓集中心不明显,全区最高值为119×10-6,全区平均值17.52×10-6,变异系数为0.49,空间变异性较弱,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小。
Zn、As、Sb、Bi元素在区内分布较均匀,富集特征不明显,空间变异性较小,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小。
该综合异常位于测区西北部永安村一带,区内主要发育早白垩纪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黄铁矿化硅化较强。异常区位于山上,异常是一个以钼、金为主的多金属异常,总体呈近北东向,展布呈椭圆状。异常面积约0.04 km2。主要由Mo-Au为主组成,伴生有Ag元素。在该异常区中,钼异常总体呈椭圆状南北向展布,异常面积为0.03 km2,无明显浓集中心,异常极值为8.64×10-6,异常衬度为1.23,异常NAP为0.037;金异常呈椭园状北东向展布,异常面积为0.031 km2,具有1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二级浓度分分带,异常极值为18.8×10-9,异常衬度为1.84,异常NAP为0.057;银异常总体呈东西向不规则状,异常面积0.012 km2,无明显的浓集中心,异常极值为0.41×10-6,异常衬度为1.14,异常NAP为0.014。该异常是一个以钼、金为主的多金属异常,各元素异常的浓集中心吻合十分好,但各元素异常面积出不大,浓度分带清晰。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较好,岩浆作用强烈。
该综合异常位于测区中部北大岭一带,区内主要发育早白垩世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异常区位于山上,异常是一个以金为主的多金属异常,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呈不规则状。异常面积约0.075km2。主要以Au为主组成,伴生有As-Ag-Pb-Mo-Cu元素。在该异常区中,金异常呈不规则状东西向展布,异常面积为0.044 km2,具有1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三级浓度分分带,异常极值为19×10-9,异常衬度为1.53,异常NAP为0.067;其他伴生元素异常面积较小,无明显浓集中心,异常分带为外带。该异常是一个以金为主的多金属异常,各元素异常的浓集中心吻合十分好,但各元素异常面积出露不大,浓度分带清晰。经野外地表概略检查发现,异常区内主要发育早白垩纪蚀变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黄铁矿化较强并切穿插石英脉。建议对该异常也应重视。
该综合异常位于测区东部任家街东部山坡,区内发育的地层为古元古界辽河群浪子山岩组三段大理岩夹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后期发育石英脉、细粒二长花岗岩脉。异常区位于山上,异常是一个以钼为主的多金属异常,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呈椭圆状。异常面积约0.043km2,主要由Mo-Cu组成。在该异常区中,钼异常呈不规则状南北向展布,异常面积为0.079km2,具有1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三级浓度分分带,异常极值为28.98×10-6,异常衬度为4.63,异常NAP为0.36;铜元素在综合异常区由Cu-16和Cu-18单元素异常组成,异常面积0.014km2,无明显的浓集中心,异常极值为75.2×10-6,异常衬度为1.28,异常NAP为0.018。该异常是一个以钼为主的多金属异常,各元素异常的浓集中心吻合十分好,但各元素异常面积出露不大,浓度分带清晰。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比较理想,分析该异常为构造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液引起。经野外地表概略检查发现,区内主要岩性为早白垩蚀变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发育黄铁矿化石英细脉,可见少量辉钼矿化现象,异常主要由蚀变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引起。
该综合异常位于测区东部任家街东部山坡,区内主要岩性为早白垩世蚀变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异常区位于山上,异常是一个以钼为主的异常,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呈椭圆状。异常面积约0.024km2,主要由Mo-Cu组成。在该异常区中,钼异常呈不规则状南北向展布,异常面积为0.024km2,具有1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三级浓度分分带,异常极值为13.62×10-6,异常衬度为3.15,异常NAP为0.08;铜元素异常面积0.015km2,1个显的浓集中心,异常极值为119.2×10-6,异常衬度为1.58,异常NAP为0.023。该异常是一个以钼为主的多金属异常,各元素异常的浓集中心吻合十分好,但各元素异常面积出不大,浓度分带清晰。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比较差,此组合异常值也比较低,区内构造岩浆岩不是很发育,找矿前景不是很好。经野外地表概略检查发现,此处岩性主要蚀变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局部钾化很强,伴有后期的细小的石英脉异常主要有蚀变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引起。
该综合异常位于测区中西部二道沟东部,区内主要为早白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中夹有黄铁矿化石英细脉。该异常是一个以钼、金为主的多金属异常,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呈不规则状。异常面积约0.137km2,主要由Mo-Au-Pb-Ag-W-Sb-Bi-Zn-As-Cu组成。在该异常区中,钼元素呈不规则状,异常面积0.136 km2,具有1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异常极值为16.47×10-6,异常衬度为2.93,异常NAP为0.399;金异常呈椭圆状东西向展布,异常面积为0.037km2,具有1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三级浓度分分带,异常极值为74.7×10-9,异常衬度为8.3,异常NAP为0.31;铅元素呈椭圆状东西向展布,异常面积0.032km2,具有1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三级浓度分分带,异常极值为1700×10-6,异常衬度为7.4,异常NAP为0.23;银元素异常面积0.11km2,具有1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异常极值为2.03×10-6,异常衬度为1.72,异常NAP为0.18;钨元素异常面积0.051km2,无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一级浓度分带,异常极值为15×10-6,异常衬度为1.26,异常NAP为0.064;锑元素异常面积0.022km2,具有1个较明显的浓集中心,具有二级浓度分带,异常极值为2.52×10-6,异常衬度为1.42,异常NAP为0.031;其他伴生元素异常面积较小,无明显浓集中心,异常分带为外带。
(1)通过对5个综合分析得出,该区Mo、Au异常较好。
(2)经异常查证发现,异常由蚀变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引起,蚀变有:钾化、硅化、黄铁矿化。
(3)蚀变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全区出露约1km2,规模较大,此区有进一步工作的必要。
(4)在蚀变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发育石英细脉中发现辉钼矿,本区有形成斑岩型钼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