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2020-12-09 13:51:20黄晓明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砂石岩土施工人员

黄晓明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套用在建筑行业中,可以转化为“底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在建筑工程中,如果地基建筑得不牢固,上层就建不好也建不牢,更建不高。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地基处理十分重要,而要想建设符合建筑要求的地基,必须提前做好施工场地岩土勘察工作,然后根据勘察的结果,制定出合适的方案,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1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特点分析

1.1 不确定性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因为我国疆域广阔,东西南北的跨度较大,高山、高原、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十分明显,而不同区域之间的地质情况、岩土构造及水文特征各不相同。例如,我国的沿海地区,在岩土构造方面较为松散,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甚至存在着许多软弱地基的情况,在这样的地方进行工程建筑,必须分外注意所建设地基的抗剪强度,以防止出现建筑沉降或倾斜的现象;而我国的山区地方,沿途较多,且岩土的孔隙较大,具有较低的耐水性。加之当前我们尚未完全了解并掌握所有的岩土性质,勘察到的数据无法准确显示建筑区域岩土的性质,而且,很多时候,人们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会对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岩土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也导致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影响到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1.2 依赖性

在工程建筑岩土勘察工作中,勘察技术十分依赖相关科技的发展。因为岩土勘察是一项综合性特点十分显著的工作,需要借助各种工程技术,所以,岩土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精密的设备仪器、相应的技术条件以及必须的工作人员,然后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软件,将勘察所得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因此,岩土勘察工作具有极强的依赖性。

2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勘察方式太单一

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勘察方式单一。因为我国在岩土勘察方面的科技适用起步较晚,应用的技术也较少,很多时候,在进行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时,往往都采用单一的勘查技术,这就使得勘察结果无法满足不同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无法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参数,从而影响到了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2.2 勘察操作不规范

因为我国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技术方面起步较晚,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特别是施工单位,很少拥有岩土勘察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时,不能准确地按照相应的规程进行操作,同时也不能进行全面的勘察,只针对重点区域进行勘察,这样会影响到勘察数据的准确性,无法确保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勘察与设计相脱节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勘察环节与设计环节相脱节,因为很多设计单位与勘察工作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但在实际生活中,岩土勘察和施工方案设计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岩土勘察工作必须根据设计意图来开展,而设计人员则需要根据勘察人员的勘察结果来开展设计工作。如果二者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沟通,勘察人员不熟悉设计的意图,就会导致勘察结果无法为设计工作提供准确的支持,而设计人员如果只是简单使用勘查的结果,不和勘查人员进行细致的交流,就会影响到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当前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技术分析

3.1 换填法

换填也通常也被称为置换垫层法。这种方式主要运用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需要先挖除地基中的软土成分,然后将具有较好透水性,且结构比较稳定的物质进行垫方,如砂石和卵石,以此保证地基的稳定性。但相对而言,换填法只适合地基处理中软弱土层较浅的地方,而且在使用这种处理技术时,首先要把基坑中的杂质,如枯枝落叶清理干净,倘若挖好的坑基中存有积水,需要将技术排除干净,并清理积水遗留的淤泥等杂质,在此基础上,加固基坑周围的涂层,只有经过这样处理,才能开始填垫作业。在进行置换垫层时,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并将置换的原材料进行搅拌,然后铺平并捣实,然后一层层处理好依次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基础。

3.2 砂石桩法

砂石桩法也是针对建筑工程软弱地基进行处理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与换填法不同。是通过振动机的振动,将套管打到规定的设计深度,以此挤密套管周围的土体,然后在套管中注入砂石,再将砂石排入到土中,借助振动使其密实成桩。经过多次循环以后,就会形成砂石桩。在实操中,如果地基性质是粘土或软土,需要先进行换填,然后在进行砂石桩处理,从而提高其承载力;如果地基的土质是流塑饱和性的土质,需要先进行预压处理,然后再进行砂石桩处理。此外,在杂填土、素填土和粉土等土质地基中,运用砂石桩法也能极大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3 高压喷射注浆法

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高压喷射注浆法也是重要的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是依靠高压装置,借助高压将调制好的浆液喷到预定的岩土层中,借助高压形成的冲击力,破坏喷射范围内的土体,并利用浆液与散碎的土粒相结合,待其凝固后,就可以增强地基的稳固性和承载力。在实操中,这种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应用在碎石土、砂土、粉土、淤泥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当中。

4 强化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措施

4.1 认真进行岩土勘察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要想强化地基处理工作,首先必须认真进行岩土勘察工作。为此,勘察单位首先应采用完善的勘察设备,同时提高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合理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根据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从而获得准确、详实的资料,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参数支持。

4.2 加强勘察和设计环节的交互

在做好岩土勘察工作后,还要加强勘察和设计环节的交互。为此,勘察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制度进行勘查作业,然后与设计人员做好交流沟通,而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参考勘察人员的勘察报告,还要与勘察人员进行交流,了解更详细的资料数据,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4.3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时,还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人员设计的施工方案,将施工设备、施工材料都准备好,并认真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遗漏事项。只有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每一项工作都准备的万无一失,这样才能减少工作失误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基础。

4.4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作业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地基作业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想提高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质量,还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出一支拥有高水准、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利用各种方式提升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并采用持岗上证的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工作时后续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落实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为人们提供更优秀的建筑,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砂石岩土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砂石在铁路上的妙用
科学大众(2022年9期)2022-06-05 07:27:30
砂石换填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 04:58:44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 04:58:36
《岩土力学》2014年第5 期被EI 收录论文(41 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5年2期)2015-02-15 04:58:24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3 06:53:30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水上消防(2014年2期)2014-12-17 05:20:22
砂石采砂量核定方法的一些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