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研究

2020-12-09 19:29徐水源程广帅
人口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卫生

徐水源,程广帅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北京 10019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研究背景

健康属于人的基本需求,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条件。促进人民健康福祉,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面临着传染病防治难度大、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营养不均衡等问题的挑战。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人民群众面临的健康风险。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慢性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城镇化带动的人口流动,又加大了疾病快速传播的风险;市场化竞争加大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心理问题随之增多。健康风险的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在健康领域,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和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转型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外交流更加频繁。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全球化所带来的跨境人口的快速流动,也无形中加大了控制疾病传播的难度,提高了全球健康风险。单个国家发生传染性疾病,很有可能随着跨境人员的流动传播到其他国家,导致全球公共健康危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直面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身体、生活和环境的殷殷期盼,从“以人民为中心”出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事业、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事业”[1],对卫生与健康工作及其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目前有不少学者围绕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展开了相关研究,试图作出概括性表述,但不同学者提出的概念并不一致。郑秉文认为健康中国是一个创新性的治国理念[2];瞿孝志分析了习近平医疗卫生思想[3];杨嘉璐等研究习近平的大健康理念[4];胡鞍钢、王洪川研究习近平健康思想[5];陈维嘉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观[6];马婷、唐贤兴研究习近平的人民健康思想[7];王琳研究习近平“健康中国”战略思想[8];李慧则围绕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9]。究竟用什么概念概括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的核心观点和论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展开学术对话,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进行进一步的概括。习近平认为,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1]。他提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等[1]。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强调的是大健康观念、大健康理念、大健康思路和大健康格局,他提出的“大健康”概念具有全局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特征,人民群众追求的不仅仅是身心健康,更是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全方位的健康。因此,本文认为,用“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这一概念表述,更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的核心观点及其思想精髓。

二、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形成脉络

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深刻影响,因此环境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内涵。环境既是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人们生活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中,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也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其次,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很多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据估计,在2012年,因不健康环境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将近1/4[10]。面对环境恶化对人民健康带来的威胁,习近平明确要求要“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1]。

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是从环境卫生与生态健康开始萌芽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习近平早在陕北延安梁家河村当知青时就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面对梁家河村地处黄土高原、严重缺水的环境,习近平亲自赴四川学习沼气池建设技术,在当地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也解决了环境卫生问题,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沼气池体现的是循环经济思想,代表着资源的减量化利用,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超前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11]。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期,习近平提出“林业不但蕴藏着很高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在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后来非常有创见地提出“森林是水库,是钱库,是粮库”的“三库”理念[12]。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主持制定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首次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理念[12]。习近平到浙江工作后不久,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13]。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14],9天后,他在《浙江日报》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明确提出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健康的价值目标、实现方式等角度出发,立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根本要求,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卫生健康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强调“健康是最普惠的民生,改善健康就是改善民生”等[1]。2013年8月,习近平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强调,中国政府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16]。同月,习近平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17]。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镇江考察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8]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这是从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对发展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切实维护国民健康作出的制度性安排。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发表了全面系统的讲话,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健康问题不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已经上升为影响国家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全局性问题。习近平强调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健康“人民共建共享”[1]。这篇纲领性文献,标志着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全面形成。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首次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标志着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成熟。

三、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框架体系与核心内涵

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逻辑严密、框架完整、思想深邃等特征,构成了系统科学、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深刻阐释了健康的时代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度揭示了健康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科学指南,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战略导向、战略构想与战略目标

1.战略导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没有健康,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就是拥有自主生活的能力。而健康不仅是人们拥有自主生活能力的先决因素,更是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才能完成其他活动,从而实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健康是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又是发展的手段,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深刻认识到健康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提出“卫生工作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生活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保障等方面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把人民健康贯穿发展整个周期”[1]。习近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反复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要求”[1],旗帜鲜明地确立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战略导向和根本立场。

2.战略构想:优先发展健康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和高水平健康的期盼,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优先就是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制定健康政策和提供健康服务。任何政策和制度,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抓落实。如何把健康工作做实做细,党和政府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习近平高度重视健康政策的落实问题,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1]。

3.战略目标:实现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个体层面来说,健康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从国家层面来说,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康作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美好生活、幸福生活之本。中国梦,首要的体现就是全民健康梦,这是党和政府对健康工作的战略部署,只有实现了全民健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国梦。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根本和重要基础。健康中国建设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习近平强调,要“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1],也要“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1]。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对健康的需求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生命阶段提供不同的健康服务。习近平要求,“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1]。人的一生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政府提供持续的健康服务,这是习近平强调健康服务要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出发点。

(二)战略方针与战略步骤

1.战略方针:坚持预防为主。全民健康的基础就是注重预防,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居主导地位,其影响达到了60%,而医疗服务仅有8%[10]。可见,预防疾病、增强健康的根本要义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上述疾病在内的很多疾病都与人们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而改变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需要树立预防的理念,尤其是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更要强调预防。为此,习近平强调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的是对疾病的预防。已有研究表明,困扰人类的大部分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改变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和改善外部环境进行早期预防[10]。疾病的早期预防涉及两个方面:从个人层面来看,需要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19]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质,就是通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培养人们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习近平还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不要总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20]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1],充分发挥中医在“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优势。中医强调系统的观点,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疾病观和防治观,其核心要义就是强调疾病的预防。健身运动也是人民群众提高抵御疾病侵袭能力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深刻认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提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16]。2020年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英明、及时进行科学决策和快速行动,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其中很关键的两个做法就是引导人民群众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尤其符合习近平强调的“预防为主”这一健康工作方针。

2.战略步骤:分阶段实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是近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围绕这一目标,国家大力推动落实基本医保,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12大类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得益于上述制度安排,人民群众在疾病治疗、健康服务等方面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二是中期目标。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一目标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呼应。该议程提出了17项目标,“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所有人的福祉”是目标之一。这意味着在未来10年,健康仍将是世界各国政策议程中的重要话题。这对于加强全球健康合作、提升全球健康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远期目标。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健康国家不仅是指人民群众的健康提升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意味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一要求已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得到彻底贯彻,形成了系统的制度体系。

(三)战略路径与战略手段

1.战略路径:共建共享。2016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指出:“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1]习近平反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1]。这意味着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医院和群众等社会主体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健康中国人人共建、健康成果人人共享,从而达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公共目标。共建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等社会主体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就是共建的核心问题。首先需要厘清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医院和公众等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明确公众参与健康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方式、路径和机制,形成各主体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共建格局。其次,构建多层次的公众参与机制。共享的核心在于全体人民共享健康发展成果。不同群体之间的健康需求千差万别,因此构建健康资源共享机制,必须考虑个体的异质性。在共享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和机制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全相应的评价机制,让人民群众在健康中国的共建、共享、共治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战略手段:深化改革。制度是激励、约束社会主体行为的关键因素。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必须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良好的制度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保障。习近平强调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来”[1]。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构建大健康治理体系。一是理顺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关系。2018年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从组织架构上改变了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功能定位,强调行政主管部门在预防控制疾病、维护促进国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为减少多头管理,国家整合医保管理体制,组建了国家医疗保障局,肩负起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重任。医药用品关乎人民健康,为了加强医药产品质量安全,组建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眼于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健康服务的充分发展,不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构建全民医保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五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三是健全各地健康中国建设实施方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各地区客观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地区的疾病谱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习近平强调,要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鼓励各地区在执行中央健康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进健康省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社区等建设。

四、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理论维度

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可以从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五个维度进行探讨。具体来说,哲学维度是指健康的哲学内涵与本质,政治维度是指党的领导与健康工作的关系,经济维度是指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维度是指健康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生态环境维度是指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哲学维度

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目的和归宿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健康是人的最根本的需要,没有健康的身体,连最基本的吃喝住行都无法维持。对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习近平及时做出了回应:“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习近平敏锐地捕捉到了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2]由此可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哲学维度。

(二)政治维度

习近平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1],这一庄严表态确立了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政治维度。他指出人民群众的健康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进一步确立了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政治立场。这意味着卫生健康工作不是一般的社会民生问题,而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幸福安康的伟大事业,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政治任务,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政治方向、政治性质和政治路线。习近平反复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健康事关人民福祉,要把健康工作做好,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政治责任。卫生与健康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地各级党组织,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提上重要日程,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

(三)经济维度

习近平认为健康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体现出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经济维度。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主要由健康、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要素构成。每个人通过遗传都获得一笔初始健康存量,这种与生俱来的存量随着年龄渐长而折旧,但也能由于健康投资而增加[23]。通过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增强人们的劳动能力,延长人的寿命,增加工作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强对人民健康的投资,“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1]。“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6]习近平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1]因此,投资于人民健康,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关乎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也是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经济维度的具体体现。

(四)社会维度

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社会维度体现在如何建设健康中国方面。健康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健康中国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突出的战略位置。习近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认为健康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卫生健康工作必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在社会健康观念方面,不良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与缺乏运动、长期熬夜和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的发病率,在我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习近平深刻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民健康的影响,他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健康制度方面,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制定和修订了数部与健康有关的法律法规。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也相继修订。这一系列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五)生态环境维度

生态环境各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4]人类社会遇到的很多疾病,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引发的。生态环境主要通过物理伤害和生物伤害两个途径危害人类健康。物理伤害主要是指地质灾害、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生物伤害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从动物身上传染到人类身上。恩格斯深刻指出:“肺病、猩红热、伤寒等疾病之所以到处蔓延,是因为工人的住宅很坏、通风不畅、潮湿和肮脏。”[25]如新冠肺炎已经被证实来源于自然界,就属于典型的生物伤害。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26]。习近平强调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根本宗旨在于保护人民生命健康。这体现了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生态维度。

五、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2012年的75.6岁提高至2017年的76.7岁[5],在短短的五年内增加了1岁多,是了不起的成就。这是因为我国的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是对新时代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系统归纳和提炼,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的价值导向和战略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和新成果,对于重构公共政策体系、指导健康中国建设的实践及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一)推进公共政策体系重构的价值

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强调增进民生福祉,突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政府部门制定出台公共政策确立了价值导向和行动准则。可以说,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为跨部门、多主体协同合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指明了未来公共政策的方向,对于确立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整合碎片化的公共政策,重塑公共政策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府部门在拟定政策时,必须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主线贯穿于公共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

由于体制性和历史性原因,我国政府各个部门已形成自己的工作体系和运行规则,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的渠道,部门分割较为突出,彼此出台的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等方面时常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将各部门的相关工作整合起来有现实的困难。尤其是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影响健康的因素也错综复杂,健康问题涉及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和社会主体。因此,在制定健康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各个主体协同合作和共同努力,各部门之间要建立跨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坚持健康优先原则。另外,要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同合作。通过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明确政府、市场、个人的责任定位与权利边界,充分发挥这些主体的作用,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和家庭积极参与的健康政策多元参与治理体系。

(二)指导健康中国建设实践的价值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党和政府重点推进的工作,离不开科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引。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清晰而深刻地阐述了健康中国为了谁建设、如何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健康中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系统回答了健康中国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描绘了“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时间表和实现路径。习近平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五大重点,即“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1]。习近平关于“五大重点”的论述,抓住了健康工作领域的牛鼻子,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既着眼推进健康事业又着眼发展健康产业,既着眼健康服务供给又着眼健康服务需求,既着眼优化健康保障又着眼增强人民健康意识,充分体现了“现实性与长远性的统一、事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统一、科学治理与优化服务的统一、卫生健康部门主导性与人民群众主体性的统一”[27]。故此,习近平大健康战略思想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

伴随着快速的全球化进程,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将全世界人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全人类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呈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关联性与共生性[28]。习近平指出:“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全球卫生事业,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9]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福祉,促进健康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健康是贯穿人类发展进程的共同愿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及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健康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此同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面临医疗负担不断加重和健康风险不断上升的挑战,普遍面临着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高发的健康威胁。在面对类似新冠肺炎这一类感染范围广、传染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的传染性疾病时,尤其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构建健康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战胜疫情。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上,习近平提出“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四点倡议,核心就是国际合作。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谈判,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紧急援外工作机制,加强同‘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1]在习近平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健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卫生
智取红领巾
中国梦思想的世界意义与实现进路
大学生内化“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思考
卫生歌
方便卫生的酱料刷
讲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