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批判政治虚无主义的三个向度*

2020-12-09 13:12:51薛永龙吴学琴
关键词:虚无主义党的领导理想信念

薛永龙, 吴学琴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决纠正政治虚无主义倾向,旗帜鲜明讲政治。”[1]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并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2]62作为党的建设理论的一大创新,这既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担当,又充分反映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然而在党员干部中,有部分人不讲政治或者政治意识淡薄,虚无党的政治、国家的政治,说话办事背弃人民的政治,出现了政治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针对这种错误政治倾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至上的立场上率先进行了批判,从集中表现、社会危害和应对策略三个向度对政治虚无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反对政治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一、表现向度:点明政治虚无主义的集中表现

习近平曾深刻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3]政治虚无主义者却无视人民利益,从个人的欲望和利益出发,把政治权力当作发财致富的工具,并集中表现为虚无党性修养、虚无政治信仰以及虚无人民群众。

1. 政治态度:失去理想信念使得党性修养虚无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并将其作为一生的行动指南去践行。正如习近平所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4]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千锤百炼却更加坚强,根本原因就在于心中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从未动摇。而政治虚无主义者在政治态度上摇摆不定,往往从揶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政治态度。他们不但丢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抛弃了共产主义的“源”,而且荒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

政治虚无主义者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抱有偏见,认为讲理想信念太远、太虚,应该秉承“只求利益,不谈主义”的政治态度。这种数典忘祖的政治态度不断产生,使得一部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虚无。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失去理想信念,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没有把控好,有的开始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嘲笑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些党员干部深受风水迷信思想的影响,热衷于求神拜佛,不信马列而信佛祖,不问众生而问“大师”;更有甚者“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好、资本主义现实好,向往西方国家的‘民主权利’和‘公民自由’”[5],从而使得在党不言党,在党不忧党,缺乏忧国、忧党、忧民的家国意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观点不鲜明、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躲躲闪闪、态度暧昧。诸如此类的荒唐之举,正是他们理想信念动摇、党性修养虚无的真实写照。

2. 政治观点:否定党的领导使得政治信仰虚无

坚持党的领导是筑牢政治信仰的根本,也是当代中国最高的政治准则。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党的政治原则和价值取向,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指出:“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不能有丝毫动摇。”[6]而政治虚无主义者在政治观点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否定党的领导,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进行虚无。在理论上,政治虚无主义者往往从反对党的方针政策出发,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领导的科学性产生怀疑,认为共产党管得太严、太死而限制了市场的活力。例如,一些人打着“政企分家”的旗号,宣扬应该取消党对一切经济工作的领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与国际社会接轨,殊不知一旦取消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就很容易出现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破坏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在实践上,政治虚无主义者喜欢做“两面派”和“两面人”:开会学习中央文件精神时,承诺一定在党的领导下落实各项工作;可一旦着手开展工作就立刻把党的领导抛之脑后,认为党的领导对具体工作而言是不必要的“阻碍”,在工作中谈党的领导是“不务实”的表现,从心底反对党在具体工作上的“指手画脚”。这些是典型的政治虚无主义表现,倘若任其发展,必然使得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虚无,导致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遑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 政治行为:背离群众立场使得人民群众虚无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坚持群众立场,就是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历史一再昭示,‘强大的失败,因为它脱离人民;弱小的胜利,因为它同人民联系在一起’。”[7]可见,群众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然而,政治虚无主义者却把政治权力仅仅当作满足个人欲望和获取金钱的工具,从根本上背离了人民群众的立场。在这一情境下,一些党员干部盛气凌人、官气十足,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懂得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致说话办事全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对百姓的实际诉求却不管不问。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整天把“以人民为中心”挂在嘴边,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但由于缺乏群众意识和群众观念,在群众真正遇到实际困难时却畏畏缩缩、东拉西扯,有的即使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也不是出于真心实意,而是迫于上级监督问责的压力。更有甚者,把党的宗旨完全抛在一边,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完全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演变为“蛙水关系”——需要的时候就跳进来,不需要就立刻跳出去,风浪一旦来临便逃之夭夭,不管人民群众的死活。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各种矛盾的凸显期,人们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部分人的利益在一定时期内很可能会受到损害。马克思曾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同时他也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换句话说,当改革带来的不仅不是利益的增加而是既得利益的损害时,人们原有的价值取向、政治认同必然会发生裂变,对主流价值观念也会产生怀疑。长此以往,价值观必然呈现出功利化倾向,价值评价标准会越来越物质化。譬如,“一些党员干部不再把公共利益看得那么重要,不再靠法律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再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奋斗目标,更多地是把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生目标,执着于物质享受和时尚消费。”[10]由此导致他们社会主义集体责任感淡薄,失去了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成为政治虚无主义者的代表。

二、危害向度:阐明政治虚无主义的社会危害

政治虚无主义者的政治态度不坚定,政治观点有偏差,政治行为无立场,敌视、仇视、否定一切政治形式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这在现实生活中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习近平从党的建设和人民至上的向度出发,对政治虚无主义的社会危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取得了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效果。

1. 侵扰党员干部思想,迷失了人生继续前进的方向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关键在于挺起精神脊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没有了这两样,必然背离党的宗旨,做人做事就会走偏走邪,思想就会百病丛生,人生就会迷失方向。”[11]政治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嘲讽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其目的就是要瓦解全党上下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造成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混乱。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受到政治虚无主义的影响,思想防线开始崩溃,对党的政治纪律嗤之以鼻,贪污腐败,无恶不作,迷失了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最终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政治虚无主义者具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在他们看来,“从政才是本事,做官才有出息”,只要当了大官就能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腐败问题频繁发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另外,还有一些政治虚无主义者不重视或者根本不清楚“什么是腐败”,认为只有贪污受贿、违法乱纪才是腐败,而吃点、喝点、玩点充其量算是有点消极懈怠罢了,根本算不上腐败。正是这种思想上的认识不清和行为上的自我放任,瓦解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助长了党内消极腐败之风的蔓延。事实证明,党员干部一旦失去理想信念,偏离正确的前进方向,出现各种出轨越界的事情就在所难免。也就是说,在政治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党员干部根本不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从而很容易丧失党性原则,迷失人生方向而走向歧途。

2. 冲击党的执政根基,失去了民族复兴的政治保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党从成立之日起,走过了近百年的光辉历程,走过了40多年改革开放的宏伟征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而将一个民族不独立、人民不幸福、国家不富强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今天在世界舞台中央大放异彩的伟大祖国。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最坚强的保证。而政治虚无主义者却极力虚无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党的领导进行否定,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习近平指出:“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1]政治虚无主义实际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冲击了党的执政根基。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涣散、纪律松散,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要权威、不要核心,使得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难以有效贯彻落实,不利于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另外,在评价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时,政治虚无主义者极力歪曲和丑化党的领导,鼓吹“政治阴谋论”和“政治无用论”,从唯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度评价革命领袖的是非功过,妄图从根本上抹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随着这种错误思想的蔓延,中华民族必然会失去主心骨,失去民族复兴的政治保证。

3. 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丧失了对党的社会心理认同

政治不是空泛的话语,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近百年的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挫折中奋起,在困难中成长,不断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得益于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并且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一点自己的私利。“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始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扛在肩头,这是任何一个其他组织不曾做到的。”[12]然而,政治虚无主义者却抛弃党的宗旨,缺乏群众意识,以官僚主义的姿态应对群众的困难诉求,侵害并且掠夺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引发了群众的不满情绪。对此,习近平批评道:“官僚主义的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13]政治虚无主义在群众问题上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说话做事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而是把个人的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放在核心位置,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其结果必然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同时,政治虚无主义还抹黑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形象,挥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和信赖。倘若这种错误倾向得不到彻底纠正,任由其发展蔓延,那么人民群众对党的不满和怨愤必然越积越多,进而完全丧失对党的社会心理认同。

三、治理向度:针对政治虚无主义的应对策略

政治虚无主义的盛行毒害了党群关系和社会风气,而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主要与部分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失守、政治信仰缺失以及宗旨意识淡薄有关。因此,纠正政治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必须靶向治疗、对症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直面政治虚无主义的危害,从补足精神之“钙”、全面从严治党、坚守人民立场的治理向度,提出了应对政治虚无主义的完整策略,使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提升。

1. 补足精神之“钙”是抵制政治虚无主义的前提

习近平把“理想信念”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加深了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他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4]这段论述科学地概括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以及理想信念动摇的严重危害,并且分析了补足精神之“钙”对于矢志不渝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作用。

补足精神之“钙”是抵制政治虚无主义的前提。政治虚无主义者的主要问题在于丢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舍弃了共产主义的“源”,进而虚无了党性修养。因此,遏制政治虚无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加深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重要性的理解。理想信念说到底就是相信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相信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承认不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的,承认不承认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其行动效果,可以肯定地说,理解越深刻,信念越坚定,行动越自觉。其次,要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缺什么学什么,着重补齐理论上的短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再次,必须学会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就在于它能够对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从而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党员干部必须学会运用理论成果回应现实关切,以理论自信排除政治虚无主义对理想信念的侵扰。最后,必须用实际行动锻炼党性修养,在大是大非的考验中提高政治鉴别力,在政治风险面前旗帜鲜明,勇敢亮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 全面从严治党是医治政治虚无主义的良药

针对政治虚无主义否定党的领导、抽掉民族复兴“主心骨”的危害,习近平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角度进行治理。他强调:“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1]换言之,清除政治虚无主义的危害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党的建设如果搞得好,党内风气就会很清新,党的事业就会很顺利。

全面从严治党是医治政治虚无主义的一剂良药,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发挥作用。党的十九大以后,王岐山指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寻根溯源、返璞归真,坚信真理的力量,胸怀远大目标,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绝不能搞政治虚无主义。”[15]因此,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力量。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抵制政治虚无主义的政治保证。二是要规范和严肃党内的政治生活,实行严格的党内监督。这是抵制政治虚无主义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16]三是要学习和增强执政本领。领导14多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不断前进,我们党不仅要政治过硬,本领也要过硬,只有不断增强政治领导的本领、改革创新的本领、科学发展的本领以及抵御风险的本领,党才能带领人民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从根本上杜绝政治虚无主义的产生。

3. 站稳人民立场是战胜政治虚无主义的行动方向

所谓人民立场,就是人民群众的立场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17]政治虚无主义者在政治行为上背离人民立场、脱离群众,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使人民群众对党的怨愤情绪增加,心理认同减少。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战胜政治虚无主义,必须在坚守人民立场的行动上下功夫。

站稳人民立场是战胜政治虚无主义的行动方向。一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真心实意地关心人民的切实感受,把人民高兴与否、答应与否、赞成与否、拥护与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人们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2]61二要发扬人民的首创精神,善于汲取人民群众中蕴涵的无穷力量和智慧,倾听人民的所思、所愿、所盼,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施政方向。“绝不允许在上级面前是奴颜和媚骨,在下级面前是冰冷的脸色,把群众拒之门外,更不允许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变成言行不一的两面人,压制群众反映意见。”[18]三要重视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困难和诉求,把维护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在具体的行动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战胜政治虚无主义,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四、结 语

习近平从表现、危害和治理三个向度对政治虚无主义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批判。他点明了政治虚无主义虚无党性、虚无信仰、虚无人民的种种形式,阐明了政治虚无主义给党和人民带来的重重危害,指明了肃清政治虚无主义恶劣影响的完整策略。这对于新时代继续开展反对政治虚无主义的斗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从而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经得起风浪考验、人民忠诚拥护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党的领导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坚持党的领导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3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