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仙
(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湖北 襄阳 441800)
由于新生儿同样存在较高的病死率,所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生儿自身通常抵抗力比较弱,这也是他们成长状况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1]。为降低和控制新生儿的病死率,使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医学界对鸟巢式护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为了深入探究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选取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生的380例新生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选择于本院接生的380例新生儿,样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按照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性别:男患、女患依次是102例、88例;胎龄处于37周至42周之间,胎龄平均为(39.5±1.3)周。观察组性别:男患、女患依次是101例、89例;胎龄处于38周至42周之间,胎龄平均为(39.3±1.0)周。本研究申报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新生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将2组新生儿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可知,其组间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下一步分析研究。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新生儿各项体征进行监测,在新生儿生命体征较稳定的情况下,便将其放置于暖箱当中并做好保暖措施,将灯光调暗,以防对新生儿视觉造成刺激,新生儿所接触的毛巾、衣服需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对新生儿脐带发育情况进行观察,注意采用正确的喂奶方式,详细记录新生儿的各项变化。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管理,使用浴巾并将其折叠成椭圆形状的鸟巢,利用医用胶带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依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来对鸟巢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调整,让鸟巢能够包裹住新生儿,接口处需比新生儿肩膀高出5cm,宽度则与新生儿的肩宽一致,将整体高度控制在10cm,将新生儿肩旁放置于接口部位,让新生儿在鸟巢中呈蜷卧状,让其能够找到和在母体中相似的舒适感。定期为新生儿调整姿势,交替使用侧卧位或仰卧位,使鸟巢式护理工作得以充分发挥出来。
对比护理后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情况,包括每日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同时观察两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将本次试验所产生的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将需进行分析比较的数据以(±s)的形式呈现,并进行t检验,当分析对比后其结果P值低于0.05时则说明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
对照组新生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36.4±6.1)次/min、(88.9±1.3)%、(15.4±0.5)h;观察组新生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22.3±6.3)次/min、(95.6±1.5)%、(18.9±0.3)h。经比较,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心率及每日睡眠时间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统计学比对后结果提示具有明显差距(P<0.05)。
对照组中共出现13例皮肤溃疡,14例发热以及13例喂养不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40/190);观察组中共出现6例皮肤溃疡,5例发热以及4例喂养不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5/190)。经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统计学比对后结果提示具有明显差距(P<0.05)。
新生儿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他们自身体质相对于儿童和成人非常弱,特别是在他们脱离母体的10个月内[2],在这段期间内外界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加之新生儿脱离母体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因外界环境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及成长,这就需要对新生儿采取高水品的、高素质及完善的护理管理,通过优质的护理方案来预防、警惕及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并让新生儿能够慢慢接受和适应外界环境,使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3-4]。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医学界对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鸟巢护理方式孕育而生。鸟巢式护理方法主要指的是将新生儿放到和子宫形状相似的环境当中,让新生儿在脱离母体后仍然能够获得像在母体子宫内的安全感和熟悉感,通过这种方式让新生儿降低对外界环境的警惕性,促进其睡眠质量提升的同时,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5]。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各项指标,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