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近视眼为我国人群十分常见的眼部疾患,是指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发生后随着屈光度数的不断增加可对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明显影响[1]。早期近视眼患者均通过佩戴眼镜矫正视力,现阶段手术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且可选择的术式不止一种[2]。本研究主要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对近视眼患者视网膜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进行以下报告。
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164眼)近视眼患者纳入研究,排除无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指征和存在该术式治疗禁忌症的患者。本组患者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19~39岁,平均(28.04±4.07)岁。本研究在获取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实施。
研究对象均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具体手术过程为:麻醉成功后,使用开睑器将患者眼睑撑开,置入负压环,进行角膜缘标记,做一个直径为8.5 mm,厚度为110 μm的角膜瓣。将角膜表面的水分吸干后,根据患者屈光度检查结果和角膜厚度确定激光切削参数,切削直径为6.5 mm,发射激光完成切削,切削时注意需保证切削后的角膜基质床厚度大于280 μm。上述手术操作结束后,盖回角膜瓣,进行角膜瓣下冲洗,结束手术。术后给予患者局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术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研究对象术前、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视野敏感度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应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共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等8个维度评价个体的生活质量,总分100分,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应用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LSD-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研究对象术后随访期间均未丢失,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为(4.43±0.35),高于术前的(3.19±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6,P=0.000),术后6个月的视野敏感度为(26.02±3.11)dB,高于术前的(18.90±3.25)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33,P=0.000)。
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的SF-36评分为(78.18±4.99)分,与术前的(62.83±5.0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59,P=0.000)。
我国医疗领域已开展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术治疗多年,早期常用的术式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除术,虽然经实践证实该术式具有良好的的近期疗效,但因术中会造成角膜上皮缺失,可能引起角膜细胞增生,刺激角膜上皮增殖,继而可能导致角膜上皮雾状混浊和屈光回退,部分患者难以获得理想的远期疗效[3-4]。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为现阶段各国医疗医疗领域广泛开展的近视眼手术。为进一步明确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评价该术式对患者视网膜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由本文结果部分数据可知,患者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和视野敏感度均显著高于术前,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术前。由此得出,该术式治疗近视眼可有效改善患者视网膜功能和生活质量。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眼,术中可分光区进行操作,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角膜基质床,继而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术源性干眼、继发性圆锥角膜和术源性散光的风险[5]。此外,该术式对患者角膜条件要求低,治疗角膜厚度较薄的高度近视也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因此,本研究中患者术后6个月的视网膜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术前。
综上所述,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眼,能够促进患者视网膜功能恢复,减轻疾病都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可作为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近视眼的首选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