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吸杯应该是一种酒杯,传说源自三国时期,在唐代小说《酉阳杂俎·卷七·酒食》中讲到:“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筩杯’。历下敩之,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 当时的魏国名士郑悫夏天在宴客的时候开创了以荷叶当作大酒杯的做法——将大荷叶连带同长的叶茎一同采下,放在砚匣里,在荷叶上倒入足足三升的米酒。然后,用簪子刺破荷叶的蒂心,形成一个与荷叶的长茎相通的孔洞。这一方法的巧妙地利用荷叶的茎内部天然为贯通的空腔这一特点,将茎向上拉起,就成了天然的吸管。然后主宾轮流以嘴含住叶茎的一端吸吮,荷叶内的酒液就会顺着茎内部的空腔进入吸酒者的口中,其妙处在于能令酒水染上荷叶的香气,给人一种胜冰赛雪的清凉感,结果引发历下人纷纷效仿,风行一时。至唐代,这种饮酒方法更加风靡,传说唐文宗时的宰相李宗闵在宴客的时候,不但要把酒倒在荷叶中,还要将盛有酒的荷叶扎系起来,一一送到客人面前,再用筷箸将荷叶的蒂芯刺破,然后畅饮叶中之酒。西安何家村出土了一件银质鎏金的“碧筩杯”,其形式如同荷叶,应该是贵族的用品。黑石号上的瓷器高足吸杯则可以让这种“时髦”的饮酒方法更为普及,且可以不分南北、不计季节常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