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晗 曹艺罗 陈言 蒋思怡 郭晓雨 顾子璇 杨倩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将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用插花的表现手法,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节日本身最初的意义,再赋予新时代的理解,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将此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更好地去开拓创新,用中国传统插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艺术插花;传统插花;传统节日;文化复兴。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成果。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中国主要传统节日起源与习俗
1.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传统节日仪式与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1.2元宵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的字面意思为第一个夜晚。元宵节就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可以看到满月的夜晚[1]。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受到重视了,汉武帝刘彻在正月十五祭祀天神“东皇太一”[2],到了隋唐更是演变为了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习俗随着社会变迁有了较大变化最主要的习俗是:吃元宵、猜灯谜、看烟火。
1.3清明
这个传统节日起源于周代,主要源自于祖先的信仰和春日里祭祀的风俗,同时它也是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追思悼念的一种最隆重盛大文化传统节日。后来清明节 与上巳节寒食节结合,随着时代的变化,成为了我们熟悉的清明节,清明节的祭祀也是国人对于先人的怀念与感恩,是一种情怀的传承与延续,家庭人文的一个表达出口,同样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总而言之其历史悠久,但扫墓等习俗的扩展盛行则是在唐宋之后。
1.4端午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源于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的祭龙演变而来。端午文化、习俗内容丰富。民间庆祝端午的方式众多,如龙舟竞渡、吃粽子、悬艾叶等,还有一些蕴含端午文化的配饰,如长命缕、豆娘、艾虎等。每個地区也会有每个地区自己庆贺端午的活动、方式。
插花也是端午的风俗之一,其插花的形式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基本成型。在《西湖繁胜录》中就记载了在南宋时期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供奉鲜花的盛况:“(五月)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
1.5七夕
七夕的由来可以分为三种解释:1、来源于对自然天象崇拜:普遍认为七夕节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也由此诞生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也是现在街知巷闻的说法。2、来源于对数字崇拜:古代民间有“七重”的说法,其中就有七月七日,认为这一天是“天人相通”的日子;3、来源于七姐诞:七夕是为了庆祝七姐,也就是织女星的诞辰。
1.6中秋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在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它所包含的习俗,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家人团圆,承载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也是祈盼丰收、幸福的载体,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7重阳
“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二九相逢,二阳相重,是 光明、幸福、吉祥的象征;加之‘九九与‘久久谐 音,是长久、长寿的象征。两个意义相加,更增加了 在秋季丰收季节加以庆祝的喜庆意义,因此也就更 加受到古人的重视。”[6]重阳节习俗有登高宴饮:从求仙避恶到娱心健体;采菊佩萸:从避厄消灾到怀乡思亲;食糕祭祀:取吉祈寿与礼俗互动.[7]
二、历史作品
重大节日插花自然是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的习俗。宋代的文人四雅便是插花、焚香、品茗、挂画,其中的插花便是四雅之首。因此流传下来的古画中也有着不少插花作品的身影,其中不乏传统节日的插花作品。
2.1春节
董祥《岁朝图》堪称插花艺术的完美体现,也是春节插花的一大代表,大花瓶中插着梅花、茶花与松枝,给人枝繁叶茂,繁荣昌盛之感,每一种花材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吉祥寓意,主枝为梅花,曲折程度给整个插画作品带来了层次丰富感,捉人眼球。
清代陈书的《岁朝丽景图》中采用了蜡梅、山茶、南天竹、水仙,重视花材的层次裁剪,旁边搭配百合、柿子、苹果、灵芝、橄榄等小物件,寓意「百事如意」,富有岁首迎新之喜气。
2.2元宵节
名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里,写到贾府里元宵夜宴,摆设“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松竹梅插瓶)、玉堂富贵(白玉兰、海棠、牡丹花共插)等鲜花草。”晚清画家孙温《红楼梦图》中就画着瓶花、盆景和各式花灯映着夜宴的情景。
传王渊的《丰登报喜图》,是清代元宵插花。画一只插着梅花、南天竹果的镂空转心套瓶,梅枝上挂红蝙蝠、磬装饰的灯笼寓意丰登,旁有栏杆式都承盘,上置鼎式香炉、香瓶,爆竹,以及莲花、玉兰式花插,插满玉兰。还有满盛佛手、香橼、苹果、百合茎的供果盘。又置芝麻秸秆和柏树叶,双柿,灵芝,以求多福多子多寿、太平有象,岁岁平安、百事如意。
2.3清明
南宋的清明插花画作《盥手观花图》主要是选用的柳枝、海棠、紫藤、碧桃,选用这几种当季植物衬托清明节的主要特点,通过枝条的曲折性来表示春日里朝气蓬勃的美感,将热情寄托在作品里面,植物上配有筝筝纸鸢,突出清明节踏青游玩的节日特色,是一种结合,也是一种创新。
2.4端午
清代郎世的《午瑞图》是一幅近似欧洲静物画的作品,图中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等,还有一旁散落的粽子,暗示出此画是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
元人《天中佳景》画幅无作者款印。画题云“天中佳景”,“天中”即端午节的别称,故知此画当为端阳应景之作。幅中凡绘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并系有精致香囊。盘中则摆设粽子、荔枝、石榴等。幅上方,另见道教的灵符四道,及钟馗画像一。
2.5七夕
清朝沈振麟的《清供花篮》,相比较传统中式插花以盆、瓶,花篮更符合节日浪漫氛围。织女又是天上仙女,花篮也比较符合后人对仙女的幻想。
北宋苏汉臣的《靓妆仕女图》为一女子在对镜梳妆。除此之外图中还有六种植物;竹叶、梅树、小草、水仙、榕树、小圆叶盆栽。此画以梳妆为题,给大家展示了宋代女子的生活,同时也展现了七夕那日女子梳妆,准备节日的情景。
2.6中秋
明代沈周的《折桂图》这是考生向沈周求得的著作,契合了乡试的季节,描绘桂花,与此同时也传递出恰如其分的美好寓意。以它们为代表,沈周绘画中的“应试”作品渐露端倪——这类作品不仅受到考生们的欢迎,也在沈周自己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作用。
2.7重阳
明代王文炜的《祝寿图》为常见的祝寿图,图中画有寿星和梅花鹿,是这一题材必备的图像。婴戏图表示多子,也代表了吉祥的寓意,符合重阳的节日气氛。
明代陈洪绶的《瓶花图》右下有高足盘,盘内有一玲珑剔透观赏石,瓶石相称,高低变化,巧妙地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瓶内梅花枯干中裂,枝端繁花点点,正在次第开放。数朵红色山茶花姿态挺拔,鲜艳无比,配以双钩竹叶一丛勾勒赋色正是老莲花鸟画中一贯的独特面貌,花叶之中虫咬鸟啄的傷痕更是陈洪绶的拿手本领。
三、作品简析
3.1春节
此次我们春节插花作品为隆盛体,一改往日淡雅风格,在花材的选取和颜色上大胆突破创新,作品中的牡丹作为主基调,代表着繁荣富贵,与春节风格相贴合,青松的背景衬托与前面牡丹相呼应,富有层次感,梅花作为冬天的代表也不可缺少,将小葫芦作为装饰物系在梅花枝上,使画面更加丰富。葫芦代表着健康长寿,在主题寓意上也有很好的体现。
3.2元宵
以元宵为背景,元宵也叫上元节,是节后第一个月圆之夜,红红火火的花材符合了节日气氛;余光中说,人家的情人节是2月14日,我们的情人节就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所以采用两朵玫瑰,营造浪漫的氛围,中国人的元宵,适合相遇。而幸福不过是,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与你月出相逢。那根枯枝就象征着月亮高高挂起。白色的乌桕籽象征着家人的团聚,整整齐齐,阖家欢乐。整体搭配温馨而不失雅致,给人以强烈的动态美。
3.3清明
此次插花主要选用黄色小花为主色调,整体营造出一种纯真至尚的美,远远地遥寄哀思,枝叶向外伸展,是一种对至亲的告别,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植物一一冒出头来,又亦是对于当春蓬勃气息的一种表达,暗示生命的延续,代代相传。本次选用的装置的瓶器也为典雅的黑色,庄重肃穆的氛围同样对应着清明节的大的基调,鲜亮黄色又为这厮宁静多了一份色彩,也是本作品的一大亮点。本作品主要围绕黄绿黑三种颜色勾勒出一种安逸美好的生活氛围,春的气息的到来,又同样有对于祖辈的深深怀念的一层含义。
3.4端午
此次的插花作品主要选取了端午时节的水生植物,因为端午处处与水息息相关,而菖蒲、香蒲、荷花是这个时间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菖蒲馥郁的植物香气具有驱虫的效果,香蒲状似香烛,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且还是个花苞。端午在古时候是为了驱逐邪祟,而如今,因为社会的发展,我们知道所谓“邪祟”、“鬼怪”都是不存在的,但仍有很多侵染我们的现实因素。这件插花作品是希望我们坚守本心,不受侵染,像清荷一般。用菖蒲包成小粽子作为点缀,对应端午节的习俗。
3.5七夕
我选取了云南黄素馨和紫藤的枝条,代表着将牛郎织女分隔来的银河,将他们以缠绕的形式固定在花器上,则是因为牛郎织女相见需要面对很多困难,道不直路不平。在云南黄素馨和紫藤当中以勿忘我点缀,则代表着七夕那日,鹊桥架起,使得二人相见。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的两朵红玫瑰放置在一起则是象征着牛郎和织女在七夕这天终于相见。作品各个部分相互呼应将七夕这个传统节日的氛围烘托的淋漓尽致。
在这里必须要说一句,中式传统插花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好看它的典雅,更多的是它背后的古典故事和文化底蕴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古人的思想感情,领悟一些人生道理。
3.6中秋
树枝的形状酷似月弯弯,用自己皎洁的月光哺育滋润着大自然的万物;作品采用元素较多,寓意着团圆美满,相亲相爱;采用南天竹,意在象征丰收,硕果累累,是对人们秋天的美好祝愿;三朵月季花仿佛都仰着头在赏月,同时搭配以月季的果实,提升精致感;整体色调也采用秋天的颜色,给人以收获满满的感觉。
此次创作是清雅体花型,枯枝与盛开的月季结合,正所谓:“荣有荣的美,枯有枯的美”荣枯和结合,也给人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暗示着所有美好都在悄悄发生。南天竹的花语也是长寿,也象征了一种美好的延续。
3.7重阳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那些已经垂垂老矣的人们曾经也是社会的栋梁,是我们的依靠,是家庭的顶梁柱。这个作品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注重家中的老人,可以多多陪伴左右。
文竹和青竹就如青年和老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多多回家陪伴。文竹的下面也是一段青竹,代表着我们新一代的青年是在前辈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最底下白色的菊花代表着两代人共同守护建设的信念。
结语
我们用插花来表达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插花艺术。
曾经在外国文化的输入后很长一段时间,学习西方文化、过洋节成为潮流。而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应该拥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缩影,笔者希望传统节日可以受到大家的重视,特别是例如“重阳节”这种没有法定节假日的节日不被大家忽视。
参考文献:
[1]Jim Harbert,蔚然.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J].国际人才交流,2015(03):64-65.
[2]刘峄,王丽.浅析东方式插花应用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设计要素[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1,18(02):40-43.
[3]董建春. 中秋文化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4]田云芳,范春丽,刘若瓦,代静静,刘铃玉,闫珅,杨玉珍.中国传统插花和现代花艺比较分析[J].郑州师范教育,2015,4(02):36-39.
[5]章雪峰. 藏在节日里的古诗词[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80
[6]任正.重阳节俗的历史检视与当代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07):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