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应当积极的坚持和落实三全育人思想,将三全育人思想作为指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针,以此构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使整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在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体系等方面都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创新,使整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三全育人思想的特点,对三全育人思想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思想;方式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100-02
引言: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三全育人思想是重要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指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落地实施的关键。基于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了解,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认真的分析三全育人思想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并根据三全育人思想的内容重新制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积极创新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围绕着三全育人思想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方法不当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思想的背景及内容
1.1三全育人思想的背景。“三全育人”理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风靡一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规定,“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这一提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适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三全育人思想是特殊时期形成的重要工作思路,之所以提出三全育人思想,主要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之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政治水平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这种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形成全面化、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式,才能够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不仅仅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变化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夠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全面的推进。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三全育人思想得以提出。
1.2三全育人思想的内容。在新形势下,高校应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龙头,以成才教育为核心的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管理、服务之中。
三全育人思想重在三个全面,在内容上主要侧重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三全思想中的三个全面,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资源情况进行了概述。通过三全育人思想的树立以及三全育人思想的提出,对整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主要优势是指导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同时,也规范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为,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在开展目标、开展方式,还是在开展内容方面都能够有所侧重。通过对高校现有资源全面的调动,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落实三全育人思想的重要意义
2.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经过了解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要落实三全育人思想,主要原因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现阶段开展过程当中,需要有全面的指导思想作为基础。在推动工作开展过程中,三全育人思想具有明确的推动和指导,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指导作用比较明显,是解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三全教育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促进,将其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指导思想。通过了解三全育人思想并做好落实和推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指导,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对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帮助和促进。
2.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三全育人思想提出的背景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三全育人思想立足于高校实际,有着浓厚的高校背景,无论是内容特点还是指导方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都有直接的帮助,能够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方向性不强的问题。在实际实施和落地当中其特性和优点也比较突出,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大学生的帮助较大,能够推动大学生在思想上不断进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解决了缺乏指导思想和资源配套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认识到三全育人思想的优势和重要性,做好三全育人思想的应用,将其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推动力,使三全育人思想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坚持和落实。
2.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推进三全育人思想不但是高校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意义重大。三全育人思想考虑的相对全面,既结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同时也综合分析了高校现有的各种资源,将教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在整个思想教育中,能够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开展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工作内容上能够丰富和充实,在指导思想和资源配套等方面获得有力支持,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有效推进提供了有效支持。因此,三全育人思想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方向支持和内容支持。
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三全育人思想的方式和途径
3.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三全育人思想,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1)责任机制。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决定了在利用三全育人思想过程当中,应当对教育机制进行全面的创新,应当形成领导机制,应当按照三全育人思想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新的责任机制,并对责任机制进行考核,将领导作为责任机制的负责人,赋予领导责任,让领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领导机制的建立形成多层管理体系,使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在开展中得到学校高层领导的重视,并在推进过程当中由高层领导协调各个管理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局面,使整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在开展过程当中取得实效。领导机制的确立对于资源协调和教育工作推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协调不力问题的重要手段。
(2)调控机制。建立调控机制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落实三全育人思想中所必须要做的。所谓调控机制主要是协调高效的各种教育资源,使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用,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无论是在师资力量、教育场所还是教育时间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调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落实中能够得到各种资源的配套支持,避免因资源支持不到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对资源的消耗。通过有效的协调以及合理的调控,使高校的教育资源搭配更加合理,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从这一角度来看,调控机制的建立是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重要手段。
(3)协调机制。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内容复杂,需要的教育资源较多,不但要得到高校的多部门配合,同时也需要部门之间有良好的协调机制予以支持,只有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才能够保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能够落到实处,在思想教育内容的选择、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思想教育目标的确立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用有效的协调机制来解决问题,充分的调动高校现有资源,形成资源的综合搭配和合理利用。所以,在协调机制建立过程当中,应当按照三全育人思想的内容,涵盖高校的所有管理部门和所有管理层级,使协调机制能够在高校内部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协调机制的影响,能够让所有的部门和管理层级都能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4)激励机制。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各个管理层级和管理部门在参与过程当中能够有更强的积极性,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对于配合力度大、工作态度好,以及主动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门、管理层级和个人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方式,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成为高校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齐抓共管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解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参与人数少和参与不积极的问题,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推进过程当中获得的支持更多。
(5)评估机制。三全育人思想在落实当中是解决现阶段问题的有力武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不足。既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也需要进行评估。在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对工作结果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评估,通过考核结果找出问题和不足,参考成熟的教育经验进行改进,最大程度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避免出现工作方向和目标不聚焦的问题。通过三全育人思想的落实,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程、结果等信息进行全面评价。在具体评价中,需要对评估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最大程度的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评估标准失误出现评估不准确的现象。通过具体对细节方面进行评价,找出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流程,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优化流程、选准内容、找到方法、提高实效。
3.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三全育人思想,创新教育方法。
(1)教育理念创新。三全育人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三全育人思想落地过程当中,需要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首先应当对教育理念进行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应当是高校多个层级和管理部门都参与其中的管理工作。按照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是某一個学科的教育,而是系统化和体系化的人生观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改变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能够扭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观念落后和方法不得当的突出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在教育的针对性还是在教育的有效性方面都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2)教育方式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开展的方式十分重要。教育开展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同时也要有完善的渠道作为支撑。在教育渠道上,既要将传统的课堂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与有效的实施和利用,同时还应当将课外活动和特色的主题活动及报告会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多渠道并进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局面,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开展方式、授课载体以及开展形式上都能够达到丰富多样的目的,从根本上消除单一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局面。通过教育渠道的创新,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局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3)环境互动创新。目前高校的整个教学环境和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应当对高校的周围环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积极应用教学环境和自然环境开展特色的教育行为,增加互动环节,借鉴其他教育形式,建立综合、立体、交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环境支持上得到有效提高,能够综合的运用高校的教学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对环境的优化以及环境的整合和创新,能够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升级,最终解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中存在的配套环境差和配套环境不足的问题,使整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有效性上得以提高。
3.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号召全员参与。结合高校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全员参与是保证思想教育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应当在高校上下形成有力的工作氛围,号召所有的管理部门和教职员工深度参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基础工作来看待,在开展中按照每一个部门负责的区域和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使整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得到所有员工的支持,并且在开展过程当中拥有雄厚的支持群体,解决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中人员不足、管理层及断层和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能够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落地、更具有实效性,在整个教育环节成果更突出。
3.4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以及高校现阶段的现状,应当在开展过程当中按照三全育人思想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学内容能够得到规范,使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实效性和开展规范性方面得到有效的控制,解决现有教育体系不健全和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具体措施,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推动教育进步。
3.5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形成全过程教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全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应当形成全过程教育,不仅仅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阶段发力,同时还应当在其他的学科教学中借鉴成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做到为我所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体性、完善性和科学性方面可以提高,推动三全育人思想有效落实,解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断层问题。
4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坚持和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在开展全面性、开展实效性和开展科学性方面达到预期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形成有效的教育方式,对整个教育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沙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的挑战及对策探析[J].亚太教育,2019(06):67-68.
[2]梁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44-45.
[3]秦月,李艳琴,谭丽琼,伍玲婧,王玉清.“三全育人”涵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11):78-79.
[4]胡应翀,杨天勇.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方略论[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06):89-90.
[5]杨眉.试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45-46.
[6]左盼盼.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三全育人”机制为构建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8(21):66-67.
[7]李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78-79.
[8]汪冉冉.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4):23-24.
[9]东静蕾.坚持“五个育人”,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J].教育現代化,2017(32):66-67.
[10]钱蜜.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22-23.
作者简介:李泽艳,女,讲师。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统战部副部长、2019级服装设计与工艺3班班主任。教授《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