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墙体在环境设计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墙体运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环境设计中非承重墙体的种类及功能,提出多种墙体功能相结合以优化墙体的建议。其中,以挡土墙、植物墙、玻璃幕墙、景墙为主要研究对象,创造出多种墙体组合形式。旨在解决目前国内墙体功能单一,表现形式缺乏艺术创新等问题,初步提供新的设计与思考方向,洞察未来墙体设计发展趋势。
关键词:多功能墙体;环境设计;城市景观;墙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
0 引言
人们对所处环境的要求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已不再满足于一些最原始、最基础的功能,而是更青睐于那些可以满足自己多方面需求的设计,墙体也不例外。如今室内设计师开始考虑住户的切身体验与需求,墙体在灵活性、实用性、艺术性等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反观室外,大多数设计师并没有对墙体的复合型功能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仍然存在功能单一,缺乏艺术美感等弊端。因此,将多种墙体功能进行结合,打造集生态、实用与艺术美感于一身的复合型墙体已成为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着重探究的问题。希望本文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与思考方向,挖掘一面墙的多种可能性,提高公共环境的舒适度与美观度。
1 探究的意义
某些墙体其实可以被植物或其他物体取代,因此我们需要探究不同类型的墙体的存在价值与不可替代性以及多种墙体功能相组合的可行性,打造复合型功能墙体。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要挖掘出一面墙的多种可能性,而不仅仅是分析每种墙体的单一原始功能。
2 国内墙体运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设计师对于室内墙体的灵活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等愈发重视,取得了很大的突破[1]。但室外环境设计并没有对墙体运用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仍有一些墙体功能单一,缺乏艺术性表达。因此设计师应高度重视墙体的多方面运用,弥补行业及市场的空缺。室外空间中墙体的多元化、复合化,是环境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多功能墙体会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同。
3 墙体的种类及功能
3.1 挡土墙
挡土墙是阻挡泥土从较高地面滑落至较低地面的墙体。同时,它也有制约空间,充当背景,连接周围孤立环境等效果,还可作为休息之地[2]。
3.2 独立墙
独立墙是单独存在的墙体,它涵盖了多种墙体,如植物墙、玻璃幕墙、景(观)墙、文化墙、多媒体互动墙等。下面对所列举的墙体一一展开介绍。
3.2.1 植物墙
植物墙是集多种学科于一体,利用植物自身的适应能力,脱离地表土壤,在建筑墙面上覆盖植物,使其与建筑紧密结合的一种绿化形式。其运用范围广泛,可运用于各种立面墙体和特殊空间。不仅可以在小范围空间创造出较大的绿化面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降低温度、改善环境等效果,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建筑绿化形式[3]。
3.2.2 玻璃幕墙
建筑幕墙是一种建筑外围围护结构,它由金属支承结构与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当面板材料为玻璃时,则称为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有诸多功能,如采光、防风挡雨、保温御寒、防噪声等,还具有良好的装饰功能,是建筑技术、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综合体[4]。
3.2.3 景(觀)墙
景墙的起源要追溯到园林,古代国内外没有“景墙”这一词,一般只把它当作建筑的一部分或其延伸[5]。到了近代,人们才开始把它单独提取出来运用于景观设计。因此,可以说是从建筑墙体中衍生出了景观墙,而建筑墙体起着分隔空间、隔音、防护等效果,当其变为景观空间后,上述功能都有所削弱,增加了一系列景观功能。综上所述,景墙的概念应为在景观空间内具有建筑墙体的基本功能,同时又兼具审美,传递主题与文化的景观性墙体[6]。
3.2.4 文化墙
文化墙,是利用公共空间中闲置或废弃的墙体及建筑立面,借助文字和图像等表现形式,运用墙绘、石雕等表现手法,创造出的一种展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风土风貌、时事政策等的当代传播媒介[7]。
3.2.5 多媒体互动墙
多媒体互动墙是运用多媒体实现人与墙体互动的屏幕墙。有可在屏幕墙上操作的互动墙;也有利用麦克风将声能投射到墙上这一原理,根据人们通过麦克风对墙壁说话的音量产生的不同形状在墙壁上流动的效果,将音符转换为形状和颜色的互动墙。
4 将多种功能“融于一墙”,最大化运用墙体的建议
4.1 挡土墙
自生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毛石堆砌、水泥砂浆勾缝的挡土墙面上,因此挡土墙可与植物墙结合。其中,观果植物果实可食用,可作为鸟类、小型哺乳动物、昆虫等生物的食物来源[8]。
挡土墙与石笼相结合也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建议。石笼即装填石块的笼子,在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方面有显著效果[9]。另一方面,石笼的可塑性强,且因其粗糙的野性质地,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石笼与挡土墙在功能上有很高的相似度,有时甚至可以用石笼代替挡土墙,石笼的原生态特性更贴近自然,更能与周围的景致和谐共生。
4.2 植物墙
关于植物墙,大多数人会选择栽培攀缘植物;但还有一种墙,被称之为“活墙”,它更倾向于应用本土植物。本土植物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方面更胜一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活墙的物种多样性更丰富,更易形成群落,同时也更易吸引鸟类昆虫等小型动物,从而形成微型生态系统。这有利于保护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改善空气质量,减缓热岛效应。
此外,墙面植物在阴湿的环境下生长更茂密,而越往高墙处,遮阴效果越差[10]。因此,墙体所处环境与自身高度也会影响其价值。植物墙越低矮、越潮湿,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越能发挥植物墙的功效。另外,挡土墙高度应小于122cm,所以前文提出的将挡土墙与植物墙相结合的建议可行性较高,低矮的挡土墙更易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还有研究指出,墙体的种子可由墙体附近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等提供,这会影响植物墙的植物构成。因此,墙体建造的选址同样也会影响墙体的价值。
4.3 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因其材质,在外观上更具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光污染问题。此外,因其透明性,每年有大量候鸟死于玻璃幕墙。这是目前玻璃幕墙带来的两大严重问题。因此,在最大化运用墙体这方面,应该针对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进行考虑。针对光污染,应从根源出发——阳光照射玻璃而引起强烈反射。可以考虑此建筑周边有无临近的高大建筑,以遮挡一侧的阳光直射。若有,那侧则无须考虑光污染问题。当然,最好的解决措施是尽量避免在常年高温并受太阳直射的城市采用玻璃幕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是采用低反射玻璃,如毛玻璃等材质粗糙的玻璃。另一种玻璃幕墙——光电幕墙,同样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利用密封在双层玻璃内的太阳能转换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同时还有隔音,装饰,降低墙体温度,减轻空调负担,节能减排等功能[11]。这也是打造多功能墙体思想的体现。
针对第二个问题,可以效仿美国。纽约将于2020年12月正式实施一项立法,该法案要求新建玻璃表面高度超过75英尺(23米)的高层建筑,表面须图案化,使鸟类更易识别。笔者建议,我国也应通过立法规范玻璃幕墙各项指标,最大限度地减少鸟类伤亡。
只有解决上述问题,玻璃幕墙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贯彻最大化运用墙体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4.4 景(观)墙
“文化墙”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对景墙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突出影响作出的总结。文化墙是景墙的一种形式,在景墙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以此彰显当地文化底蕴[12]。此想法可以通过墙绘、砖雕等形式来实现,即是艺术与建筑的结合。此建议较适用于旅游景区,可向外来游客展示当地的文化魅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13]。
除此之外,还可尝试将景墙与多媒体互动墙结合在一起,巧妙运用科技触发人体的各个感官,打造造景、玩乐与高科技三位一体的墙体。历史上已有将互动融入景墙中的案例,增强了墙体的趣味性(图1、图2)。图1所示景观墙以可活动的圆球为主要特色,一半黑一半黄,通过手动变换色彩,进行自由创作。图2所示景观墙,将墙面平均分割成多个方块,小朋友们可以手动翻转这些方块,轻轻松松玩起躲猫猫。
景墙还可以作为商业展示的载体,也可以与植物墙结合组成植物景墙,将植物作为设计元素巧妙运用于其中。同样,景墙中也可以加入石笼,将自然元素与人工建造物相结合,为墙体增添生机与活力。
5 结语
本文在介绍墙体种类及各自功能的基础上,探究不同墙体功能的组合及可行性,初步引导设计师充分挖掘墙体的多种可能性,为设计师提供灵感与思路。希望我国在墙体的多功能运用方面,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挖掘出室外墙体的更多潜在价值,以优化人民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质量,使我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在国际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高阳,王亚宁,厉群.景观在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9(17):86-87.
[2] 诺曼·K .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44-245.
[3] 游彬彬,李修宇,林雨珂,等.建筑植物墙绿化发展研究分析及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83.
[4] 刘小根.玻璃幕墙安全性能评估及其面板失效检测技术[D].北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
[5] 曹吉梁,叶洁楠.从传统园林造园布局手法看现代景观文化传承——以明代常州止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68-70.
[6] 冯楚盼.现代景观中景墙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7] 李康.长沙城市道路文化墙调查与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8] 刘瑞雪,许晓雪,袁磊.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理念下的城市墙体自生植物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20(4):111-116.
[9] 管佩弦,于成景,李雪艳.生态石笼在城市公园水体修复设计中的审美探讨[J].大众文艺,2019(16):100-101.
[10] 陈春谛.被遗忘的城市“生境”:重庆市墙体自生植物调查分析[J].生态学报,2020(2):473-483.
[11] 王鑫.刍议建筑幕墙的低碳节能设计施工[J].科学与财富,2018(10):14.
[12] 丁聪,唐睿,祝遵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5):92-93.
[13] 杨永康,陈玮.论南京地铁鼓楼站《六朝古都》主题文化墙材料之美[J].大众文艺,2019(17):112-113.
作者简介:沈灵君(2000—),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王春(1989—),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