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
1933年7月1日《文学》月刊创刊。该刊是一份左翼文学刊物,主编是原商务印书馆高级编辑傅东华。编委会还有9人,分别是鲁迅、叶圣陶、郁达夫、陈望道、胡愈之、洪深、徐调孚、郑振铎和茅盾。
《文学》月刊创刊后,一出版即受到讀者的青睐,创刊号初版1万份,5日即销售一空。后来又再版了数次。
鲁迅对《文学》倾注很大热情,但他没料到在《文学》第二期上,傅东华用笔名“伍实”发了一篇文章,却令他大为失望甚至愤怒。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休士在中国》。休士是美国黑人作家,他应苏联之邀前往拍摄反映黑人生活的纪录片,此后由苏联到上海,受到左联邀请来中国介绍访苏情况。
文章开头有这么一段话:
休士到中国,比之不久前萧翁(萧伯纳)来华的声势,真所谓“不可同日语”,不但码头上没有女士的欢迎,就是日报上也不见他的名字,这里面道理自然很简单:萧翁是名流,自配我们的名流招待,这才使鲁迅和梅兰芳有千载一时的机会得聚首于一堂。休士呢?不但不是我们的名流心目中的那种名流,且还加上一层肤色上的顾忌!
这段话惹得鲁迅很不高兴,他愤然而起,当日即给《文学》杂志社写了措辞严厉的信:
我见了一回萧伯纳,就被大小文豪一直笑骂到现在……然而那是招待者邀我去的。这回的招待休士,我并未接到通知,怎么能到?即使邀而不到,也许有别种的原因。现在并未相告,就责我不到,因这不到,就断定我看不起人。作者是相信的罢,读者不明事实,大概也可以相信的,但我自己还不相信我竟是这样一个势利卑劣的人!
鲁迅的愤怒以及对同人刊物的寒心溢于言辞。这事发生后,作为主编的傅东华很内疚。他文章的本义丝毫没有讽刺鲁迅之意,但客观上却起到了这样的效果。这是他深感自责的。
为了平息鲁迅的怒气,除了茅盾专门登门解释外,当时还托周建人向鲁迅致歉解释。
因《文学》态度诚恳,意识到这是一场误会,鲁迅未再追究。
1935年秋的一天,傅东华的儿子患上伤寒,病情发展至非住院不可。有人建议傅东华把儿子送到福民医院治疗,并说那里的院长和鲁迅熟悉,只要鲁迅出面讲讲,一点问题都没有。为了救命悬一线的儿子,傅东华决定找鲁迅求助。由于两年前的事,傅东华不知自己的请求是否能被答应,只能忐忑地等待鲁迅的回复。出乎傅东华的意料,鲁迅并没有因前嫌有所推却。
儿子痊愈后,傅东华曾经给鲁迅写过一封信,在感谢之余,还表达了希望登门拜谢的心愿,但鲁迅并未回信。以至一年后,傅东华在悼念鲁迅的文章中对此表示了深深的遗憾。
1940年6月25日,傅东华开始翻译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名作《飘》,用中文将这部名著演绎得同样流畅自然。《飘》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人最值得读的外国小说之一,傅东华居功至伟。1971年,傅东华“随风飘去”,享年78岁。
(据《名人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