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江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浙江地质勘查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江苏上海与其北部相接,福建省紧邻浙江南部,西连安徽、江西,陆地总面积为10.18km2。浙江省有着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杰地灵,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矿产资源开发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地矿产资源开发也在日渐深入,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开发及违规开发的不良行为,给当地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等很多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剧了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影响到矿区周围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对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形成巨大阻碍。为此,下文结合实践,对浙江省矿山开发及地质灾害防治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矿业开发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滑坡灾害。在矿山开发中滑坡灾害频繁发生,这种灾害是由于土体和岩体堆积于斜坡上,在降雨侵蚀以及河流冲刷和地下水因素影响,并由于重力因素导致岩土体出现下滑,导致滑坡灾害发生,严重阻碍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的顺利推进,严重的滑坡灾害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浙江省很多矿山,都在一些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区域以及江河湖岸地带分布,存在较大的人员活动行情况,而且还分布很多露采矿山,开采实际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开采行为,不仅严重破坏山体自然景观,还对林木植被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在降雨天气下,很容易引发滑坡灾害。
(2)地面塌陷。在浙江省矿产资源长期开采过程当中,破坏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严重的地面塌陷灾害问题。现在省内存在200多处采空区地面塌陷,不仅灾害面积大,而且危害严重[1]。钼矿以及叶腊石矿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相对较轻,而明矾矿和萤石矿,由于开采过程当中存在偷财顶盖和矿柱现象,所以造成的地面塌陷更为严重,破坏性也较大,常常造成严重的危害。
(3)泥石流灾害。目前就浙江省而言,露采闭坑矿山达到8600余座,闭坑矿山由于陡峭的边坡和不规则开采因素影响,留下很多危岩体,在汛期到来后受到暴雨冲刷,引发垮塌,和降雨一同形成泥石流,威胁下游人民财产安全及生命安全。
(1)制定保护制度。矿山结构会受到地质灾害影响出现很大破坏,对矿山开发和利用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应当加强相应保护制度的制定,加强矿山开发保护工作,在开发矿山过程当中,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水平[2]。首先,针对矿山开发地质灾害问题建立完善的预报制度,实时监测矿山开发情况,获得丰富的信息数据,被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进而针对矿山开发地质灾害实际,构建更为完善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预报工作应当包括矿山地质灾害的具体地点,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造成的危害性等,并和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加强灾害发布与管理。
同时对地质灾害评估制度不断完善,针对矿山开发实际,开展危险性评估工作,科学预测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同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科学审查,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2)构建GIS防治系统。首先基于GIS技术下构建的数字模拟虚拟化平台,可以动态的监测矿山地质情况,对有关数据进行获取,有效预防地裂缝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同时在防治系统构建过程当中,对于相应的访问权限以及用户权限合理设置,确保安全保存各项数据,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展开动态监测,准确的观察地裂缝以及泥石流灾害情况并获得相关数据,对防控策略科学制定,控制和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
((3)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地质灾害数据库可以为灾害的控制和预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地质调研工作以高度重视,针对各个地区、不同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结合统计结果进行地质灾害分类,并且根据灾害位置氛围井下地质灾害、地面地质灾害等。同时,还要结合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伤亡人数进行分类,例如三级地质灾害、二级地质灾害以及一级地质灾害等,通过对诱因开展详尽分析,不断完善灾害数据库,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资料支撑。
(4)加大法制建设。当地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而且,采矿行为也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减少和控制矿山开发过程当中地质灾害发生,应当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的行为有效约束,提升其规范化水平。针对矿山开采加强监督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定,科学规范地开展矿山开采工作,避免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破坏,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政府部门应当对矿山企业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对其开采范围充分明确,同时对其行为有效规范,矿山开发活动开展之前,并构建完善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降低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另外企业引导应当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在矿山开发活动中做好领导工作,进一步规范矿山开发过程当中的行为,增强矿山企业开发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
(5)加强灾害研究。该矿山开发过程当中,有关企业应当认真研究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几率,同时,为了减少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应当始终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做好充分的研究工作之后,与当地地质情况充分结合,构建全面的预防措施,同时进一步提升预警机制,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与危害,避免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总之,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浙江省经济建设也获得了飞速提升,矿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矿山开发活动过程中地质灾害发生非常严重,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引发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应当进一步扩大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工作,科学防治,防治结合,为矿山企业安全开发提供有力帮助,推动矿山企业开发工作的持续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