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
(长春市九台区卡伦中心小学,吉林 长春 130507)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之大。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作崇,当前小学写作教学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此,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技巧。自从教以来,笔者读过各个年龄段学生的作文,有写得精彩的,也有一板一眼平淡无奇的,然而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是生拼硬凑凑出来的。总的来说,没有哪一个班作文写得好的学生能够超过半数的。对于作文教学,笔者伤透了脑筋,明明写作规则、如何润色等写作知识都已经教给学生了,学生面对新的作文题,还是一脸的茫然。多数学生还是仿写别人的作文,结构不变,把时间、人物、地点等要素变一下而已。二是学生作文错词病句严重。有的学生即使能写出几段话出来,也只是如平时与别人闲聊一般,寥寥几句满是错字、错词和病句的叙述。没有精心地安排内容主次、详略,也没有用任何的修饰,一定意义上说,不是学生不会用,是没有意识去用。
学生写作时的学习参与程度与写作表现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较高学习参与程度学生的写作成绩综合均值要高于较低学习参与程度的学生,此结果与相关研究所得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这也说明学生写作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他们自身的学习参与程度有关,而不仅仅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授课水平等因素,因此写作课堂应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
什么样的作文会让教师眼前一亮?就是那些不落俗套,敢于写出自己独到见解的文章。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们有时候也很矛盾,一方面想鼓励学生创新;另一方面又怕学生走偏了道。其实,写作的原创性和创新性就表现在“与众不同”,虽然创新的过程中,小学生们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一些失误,但创新是写作的灵魂,不该丢掉。面对学生们大胆尝试的写作内容、写作观点,教师要尽可能多鼓励少批评,要给学生创造宽容的写作氛围。在部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过分强调学生要循规蹈矩,面对学生们写作中的一点点失误,都会严词批评,马上让学生改正。其实,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也有对事情的态度和观点。如果教师长期打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让学生害怕写作,不敢写作。面对小学生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们还是应该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看待,用合适的力度去引导,尊重孩子们的创新表达,鼓励孩子们大胆写作。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们都会学得不错。教师要对优点及时进行表扬与肯定,再委婉地指出不足。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是教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养成的,需要长时间坚持,反复地练习。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当中,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意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分析,让学生设身处地讲出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来。小学生感性知识贫乏,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因此审美判断还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有时甚至是肤浅、轻率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具体、正确的分析,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形成审美判断能力。比如在写春天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套用成语“风和日丽”、“春意盎然”等成语,几个字就表达完了,不具体,不生动。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春天事物的感知,然后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语言分析,巧妙地运用表达方式,使表达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可以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渏,湖岸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作文内容就是其发自内心的话语。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指导学生经常运用自己的话语来写作文,例如,可以写写周围出现的真人真事,学生自己的心理真实感受与想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语言。通过此种方式,不仅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性和民主性的环境,让学生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同时做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以做,有情感可以去表达,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空间。只有拥有自我才算是真正的教育。基于此,只有不断改进评改方法,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结合生活,写出有情感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