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元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在基本的工程造价结算中,从事工程造价审计的人员至关重要,所以在审计中的质量与准确度与从事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必要联系。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从事审计的专业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又在组织组织者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其日常的工作中不能正确的认识工程计算审核的重要比重,在这种相关情形下,新一批的工程结算审计的从业人员,对其专业知识认知不到位,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对其工程造价审计的工作的错误率大大增加。
在目前的工程市场中,有一些企业出于利益问题,在工程建设中采用劣质产品,偷工减料,对于项目上带来严重的工程隐患,所以这种黑心企业需要进行补救措施,但是这一类做法需要大量金钱运作,这个做法会大大的增加了造价的成本,使得最终的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这一类的建筑企业对于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并不重视,而且相关的造价结算人员做表面工作,造成工程造价结算的误差较大。
工程项目建设离不开大量材料支持,而市场上的材料类型多样,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装饰价格发生波动。但是,在选择某种材料中,由于定位模糊不清,可能会出现暂定价超过购买价,将暂定价作为结算指标。部分施工单位回避材料价差问题,通过议价方式来实施,此种方式不可避免增加工程造价,影响到工程造价结算工作有效性。
建立健全的预结算管理机制,保障组织结构完整、工作人员权责分明、资源分配科学合理,更加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预结算工作的规范性,并确保工作秩序稳定和谐。施工企业预结算审核管理机制当中,应当对于审核部门和审核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并定期评定审核人员的工作情况,对审核工作进行有效约束,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产生。其次,审核团队应当与其他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在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任务的基础之上,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目标,与各级部门团结合作,主动研讨合作。预结算审核团队内部应当层次分明,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量,并具备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造价预结算审核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为了确保审核工作职能能够正确发挥,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开展期间提高审核方式选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由于当前建筑工程事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预结算审核方式的选择当中,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通常而言,用于审核的主要方式包括全面性审核法和重点审核法两种,而其中全面性审核法则能够更加周全可靠的提高审核效果。全面性审核法应用当中,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方案与图纸具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参考项目定额与工程合同等文件进行审核,在审核当中还需要保障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这种审核方式一般适用于投资金额相对较少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包括建筑维修工程,或是施工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的工程,比如对围墙进行修筑,或是建设道路挡土墙等,相比于重点审核法来说,全面性审核法具有审核全面和工作结果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其也存在着审核周期较长和工作任务量较大的劣势,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审核人员应当能够灵活运用,确保审核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缩短审核任务量,提高工作针对性。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合作有密切关系。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与设计、施工、监理、材料采购等相关部门紧密联系,获取相应的工程资料。造价审核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资料收集,积极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最真实的施工情况,获取施工现场的录像和图像资料,分析工程完成进度情况。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信息管理平台上,开通部门沟通的条件,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分享。通过这样的手段,能够评估工程造价的发展方向,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预结算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审核人员,在此过程中需要审核人员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审计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掌握项目审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充分了解行业规范,对各个环节的审核标准以及审核流程问题要熟练的掌握。在不参考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快速的对施工中的问题做出最专业的决定,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和不同材料的价格波动。与施工人员沟通时,能准确回答施工人员的问题,能够保持客观性。要想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必要对审核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培训和考核,让审核人员不断的进步。还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交流,通过不断的交流,对于对方的创新成本控制理念进行借鉴,互相沟通,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引进现代化设备的信息平台,做好工程造价预结算的控制工作。
结束语:总而言之,工程造价预结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其对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就要详尽地分析工程的施工及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升专业素质,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精度,使其对工程造价有一个准确的预计,从而提高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掌握,进而有效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