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教学中激发高职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分析

2020-12-08 03:00:43李悦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李悦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7)

高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艺术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实践校内的职业技术培训,又要开发自身对于新鲜事物的创造能力。自古以来,我国在创造方面取得了不同凡响的丰功伟业。例如伟大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这些能够闻名世界的发明离不开国人的智慧与创造能力。由于高职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其教学方式和课程开展一定要具有针对性。要建立起高职学生的独立见解能力,强化高职学生思维模式。

一、创造力的重要性

对事物产生新的构思、引发新奇的想法、能够主动创造出新鲜事物,称之为创造力。创造是推动人类文明的主要原动力,也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当中,要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一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理念。社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老一辈的理论与经验,更需要年轻人的创新和实践。如果总是固守田园,不善于开发和创造的话,那么时间久了一定会使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1]。

二、建设良好的创新环境

要给高职学生带来足够的鼓励与信心,要让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尝试。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激发学生对于创新的斗志,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学校可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展艺术创新讨论活动,邀请学校相关教师和学生会干部一起参加。活动主持人应该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发言,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样才不会显得活动枯燥乏味,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讨论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时,学生们对于外观非比寻常的艺术品一定会各执己见。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在活动上发表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达到了对于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思维模式的锻炼。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些艺术创新类话题的百度贴吧,或者建立有关艺术专业的微信群或者QQ 群,供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分享和讨论。

三、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其实每个人的体内都有各自的创造力天赋,这种创造力和每个人的智力,学识有关,更与每个人的个性与爱好有关。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为例,李白生平没有其他的爱好,唯独中意两件事,饮酒与写诗。所以我们在李白的诗句当中经常能看到“酒”的出现。比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由此可见,想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一定要让他们保持自己的个性。如果学生的想法和认知都像在一个模具里复制出来的一样,那么何谈创造力?何谈创新?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的进取。例如,在学生绘画大卫石膏头像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绘制不同光线角度的石膏头像,或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绘制不同表情的大卫石膏头像。这样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的脑洞,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有效的解决实质性问题,抱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决心。

四、将创造力应用于实际当中

对于艺术作品要有标新立异的见解与灵活变通的方式,凡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对于学习艺术专业的高职学生,更应该将自己的创造力应用于实践当中。毕竟高职学生多年寒窗苦读的学业生涯,是为了能有一技之长,毕业以后要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2]。即使理论知识学习的再好,个人创造力再强,要是不将自己的本事运用于现实当中的话,那就仅仅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例如《三国演义》当中挥泪斩马谡的典故:马谡自幼饱读兵书,对于战场策略,排兵布置都能够出口成章。但时当诸葛亮令他率军镇守街亭的时候,他却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最后失守街亭,导致了诸葛亮首次北伐失败,无功而返。这个故事告诫了我们,即使理论知识学得再好,要是没有实践经验,也是无济于事。因此,一定要在培养艺术专业高职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学识与审美运用到实际,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世界,从而达到对艺术的全新认知。

结束语

如果想将激发艺术专业高职学生创造力这项工作贯彻落实,就必须要让相关教师及院校领导重视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必要性。不可以太过于注重咬文嚼字的理论知识,也不能仅仅让学生为了完成考试而努力学习。现在大多数的高职学生仍然处于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规划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方式太过传统,太过守旧[3]。在支持学生勇于创新、大胆想象、勇于挑战的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持,并且在教育模式及学业规划上仍在存在很多弊端。老师不能将教育仅限于学校之内,更应该更多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以及写生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