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锐
(密山市博物馆,黑龙江 密山 158300)
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新中国即将诞生的黎明曙光渐趋临近,一些文艺工作者响应毛泽东主席两个“双为”的号召,投身到解放战争、土改斗争和新中国筹建中的火热斗争生活之中,创作出了大量有影响的小说,像《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高干大》、《李有才板话》等,这些小说激励、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现在60 岁左右的人大都读过这些小说,在这些小说激励、影响下走上了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道路。
现如今,建国初期出版、印行的这些经典小说,已经成了版本收藏家手中的至爱,追觅的新宠,专业文艺评论家关注和研究的对像,弥显珍贵,尤其是被选进“中国人民文艺丛书”“解放军文艺丛书”“苏联文艺丛书”3 个系列的经典本,更是炙手可热,一书难求,想收全已不是件容易的事,为现代文学史的形成、奠定与影响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首度收进“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之一的是欧阳山的长篇小说《高干大》,1949年11 月上海新华书店印行,印数10000 册,32 开本,竖版,没有插图,282 页。《暴风骤雨》1950 年1 月上海新华书店初版,分上、下卷,竖版,没有插图,32 开。《桑干河上》编进“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时间是1950 年3 月,山东新华书店初版,没配插图,竖排版,363 页,5000 册。
1952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组建成立。这一时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倾力打造、推出文学精品,把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历次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小说(还有少量剧本、诗歌)作品,编辑成“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当时,这套丛书编辑的标准,限定在强调政治和艺术的结合,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把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产生影响较大的作品,结集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现了建国初期小说的繁荣。
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后几年,陆续结集出版、印行“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系列10 几种。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收入该丛书的时间是1952 年8 月,印数74400 册,其中有精装本4200 册,没有插图,竖排版,32 开本,458 页。
这个版次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桑干河上》两个印本,目前在全国最大的孔夫子旧书网上已经很难淘到了,且价位要在150 元上下,精装本更高。
《李有才板话》是1953 年1 月印行,共收进5 个短篇,首印70200 册,竖排版,148 页,全品也要50 元。
编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小说还有曲波的《林海雪原》,1952 年4 月还将《暴风骤雨》分上、下两册印行,且配有精美插图。
系统收集与研究这套丛书,已引起了版本学家和学者的注意,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的地位与发展,意义重大。
继“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又推出了“解放军文艺丛书”,把反映战争题材的小说(还有其它体裁)单立,编入其中。最典型的是《保卫延安》,在印行数量、影响上在新中国小说史上都达到了空前地步。《保卫延安》1954 年6月北京一版印行,共印20000 册。同年10 月3 印时增至300000 册,32 开本,竖排版,没有插图,608 页。这个版次的《保卫延安》目前较为多见,价位在80 元前后可淘到。1956 年版改为大32 开本,竖排版,1958 年则改为大32 开横排版印行。可惜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印完还没来的及发行就遭封杀,这个版次的目前旧书市场根本淘不到。
引起藏家和文艺评论学者注意的,除了上述两种丛书外,不能不提到“苏联文艺丛书”这个系列的版本。
1952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编辑“苏联文艺丛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52 年12 月北京初版,上海印。28 开本,竖排,首印500000 册,配有原作插图17 幅,且附有作者画像,628 页。而《青年近卫军》也是28 开,竖排。
现如今,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建国初期推出、印行的这3 个系列丛书受到藏家的追宠,价位也在不断攀升,有的已超过清早期刊刻的单本价格。
这之后,《红旗谱》《红日》《红岩》《烈火金钢》《铁道游击队》《苦菜花》《新儿女英雄传》《艳阳天》等名著陆续印行。这些初版书,都成了抢手货,找到好的品相已很难了。值得提及的是《红旗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早期都推出过精装本,,且著名画家黄胄、黄润华为其插图,并由郭沫若题写书名。目前已一书难求。而1957 年11 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北京第一版印行的《红旗谱》普通本也不易找到。
1957 年7 月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版的《红日》初版精装本,全品,叫到300 元不让。1949 年9 月海燕书店北京一印的《新儿女英雄传》,仅在8 品上下,也要800 元。1953 年上海13 印本还要70 元。像《苦菜花》都在百元以上。可见,建国初期编辑出版、印行的红色经典小说在藏家心中的影响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