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20-12-08 03:00:43王建成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王建成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宁夏 吴忠 751100)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是一个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高中数学更是重中之重,高中时期作为学生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数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精神,提高学生对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分析能力。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和生活间的关联,引导学生逐渐适应数学的抽象化思维逆转过程。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传统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大部分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短期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形式上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却不够深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为核心内容,往往不能够顾及到学生的想法和实际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不到提升,课堂教学自然不能够实现转型。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才能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和谐课堂的形成。高中生的心智发育不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往往不能够集中。高中生也比较贪玩,对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往往不是很高。此外,有的高中生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教学进度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缺乏关注。这就会使学生之间出现学习水平的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较优秀,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数学水平很低。这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是不正常的表现,也不利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转型。

二、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还原生活场景

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很密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上,数学知识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环节,没有生活就没有数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且围绕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的内心能够产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高中数学学科体系中,数学概念教学是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融入到生活场景中,以此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能力。

例如,在“简单随机抽样”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并没有给学生直接讲解随机抽样的概念,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创设了一个与生活贴近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小李和小杨是某公司的两名销售人员,他们二人都报名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年度销售冠军评比活动,为了了解二人的实际表现,公司还特意组织了一场调研活动,结果显不,支持小王成为年度销售冠军的人比较多,但公司最终却将冠军的奖状颁发给了小杨,这是为何呢?”最初,学生面对这种现象,也表示很困惑,但教师并没有直接说明原因,而是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和讨论,设想其中的原因。当学生完成了交流和讨论环节之后,教师给出了原因提不:“很多参与公司调研活动的人,都是小王的客户,因为他们在小王和小杨之间,选择了小王,如此调研结果自然显不小王拥有较高的支持率。”借助这样一则小故事,教师有效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且让学生了解到了随机抽样的概念。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课堂知识,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

从广义角度上来看,建模过程存在于每一项数学知识与定理的形成过程中,所以这意味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建模的过程,在最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关注学生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尽可能采取创造情境的方法,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健儿在问题中抽象出模型,要让数学建模活动存在于学生数学学习的任何一个环节,即使是数学练习题和例题上,也能让学生体会模型的建立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时,为了建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需要将数学知识的相关特点以及学生的数学认知基础结合其中,通过创建学习情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从事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感悟出数学建模。

例如,函数与指数的概念教学。这部分教学内容就可以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来进行导入,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以自身的教学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等内容作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更快、更扎实。

(三)注重因材施教

我国高中阶段的学习多数采用集体班课形式,几十名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听同样的讲解然而,每个学生自身的基础和成长环境的差异,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差异明显。

例如,“数列”这一章对数字的敏感度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此时,教师可运用微课的来满足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增加一些形象化的例子,配有图片以及讲解,让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能跟上整体的课程进度。

三、结语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必须要遵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完全放弃主导。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创新教学环境,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培养大家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真正地落地生根,切实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