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珊琳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1)
为了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好的运营效率,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高效的运转,那么对企业财会内部监督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企业财会信息能否准确、及时对企业的运营发展,资产的安全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企业应该建立一种严密的内部财会监控体系为整体的系统运行保驾护航。
我国目前很多中大型企业还是沿用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这样就会让企业财会内控制度仅仅是停留在制度层面,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人对公司财会工作采用的是粗犷的管理形式,把所有的财会权利下放到部门,并没有在公司的上层进行过多的监控管理,导致很多会计工作的核算和执行是混乱的,甚至有些财会工作人员,利用这样的漏洞干起了违法违纪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完全是反过来的,对财务的事情过分的关注,每一笔款项都要经过自己的管理,导致内控监督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管理的状态,让会计工作人员失去了信任,也让会计信息失去了最基本的真实性。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人事到了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重要性,也建立了内部监控的体系,但是在真正的实践环节作用体现的就不是很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与制度建立阶段没有进行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设计有关,导致实行的力度不是很强,内部的监控也就是流于表面,对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没有起到应该具备的风险预测和控制监督的作用。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内部财会机制,在发展上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对此项工作的意识并不是很强,在真正落地的阶段没有顺利的实施,甚至有些企业负责人认为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另外,有些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也不是很高,专业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就是靠着传统的经验来工作,对现代的财会手段比较的抵触,有的财会人员不坚持会计准则,为了应该企业和领导对会计报表等数据进行篡改,数据就变得不真实,财务内控制度没有起到应用的效果。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应该定期对企业中的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所有人都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种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监督意识的培养虽然看起来对企业的经营效益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只有数据的准确才能为企业接下来的战略部署给出最有利的后备支持。企业内部对财会人员应该建立岗位监督责任制,这种责任制应该对企业全覆盖,财会人员切实监督,在组织内部出现财会数据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指出并纠正。在具体的实施环节可以让工作相对独立的财会人员进行定期的轮岗制度,这样就可以解决财会人员检查不到位,疏于管理的问题,对财会内控监督制度的实行是十分有利的。
很多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落实的不好,是因为制度的建立不是很科学,也不是很健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漏洞,导致制度的落实出现了问题。企业在制度建立之初就应该分析政府公关的经济政策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总体的规划,对企业中每一个部门的财务职能和权限进行科学性的规定,让财务进行统计的时候有法可依,这样又能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又能在内部形成完善的科学监督系统。例如,企业出纳人员和审核人员定期轮换岗位,出纳人员对会计档案不能保留,也不能从事现金支出和收入的登记,这样职责分开就会形成互相的牵制,进一步来说就是企业实现了资产记录和保管的分工,财务职务分离和相互监管,最终让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企业内部监控制度有高效的方法就是内部审计,他可以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在具体实践的环节,首先就需要审核企业财会资料和收支情况,这也是所有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另外审计工作并不是短期性的,他需要进行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控制管理,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遏制财会工作中的违法乱纪的现象,减少损失。最后审计部分的工作一定是独立完成的,不能受到其他部分的影响和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作用有效全面的发挥。
综上所述,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起到稳定的作用。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结合市场的宏观情况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有着一定的防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