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俊 2.王辉
(1.河南 南阳 473000;2.河南 南阳 473000)
基于建筑系统运行角度分析,电气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建筑电气施工安装质量,就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保障电气功能,提升系统稳定性。对此,在实践中要综合工程实际状况,加强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管控工作的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跨步提升,我国的基建能力快速发展并领先世界。基建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将使建筑楼宇内所实现的使用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所以说电气工程在建筑楼宇的使用功能上自始至终是最重要的保障。因此电气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可靠是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着建筑楼宇整体使用功能的安全和稳定。如果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质量方面的缺陷或是安全隐患,势必会影响到建筑楼宇内各专业的使用功能的缺失或实现,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干扰正常的工作、生活。为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多次发布修订相关国家标准,强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验收规范。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在建筑楼宇电气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做好施工质量方面的管控工作,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
为了提升配线施工质量,要合理的选择工艺手段以及导线。根据电压等级要求以及界面标准合理选择导线材料,保障其符合规范要求。基于电力电缆应用角度分析,为了避免在应用中出现火灾等问题,要合理选择电缆材料质量,保障其符合防火标准以及应用性能,进而提升电气系统运行质量。
电气施工会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在施工中为了提升不同专业施工的配合性,要综合工程状况协调分析,增强不同工程质检的协调性、配合性,进而保障工程质量。通过对工程要求以及内容的统一分析以及了解,制定完善的计划手段,根据要求有序施工。
电气施工中涉及诸多的管线施工。电气管线预埋是基础性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关系预留预埋处理。在安装中综合土建工程,进行线槽、桥架穿越楼板以及预埋照明、智能系统的电气管线预留分析。在预埋预留汇总要根据图纸要求分析预埋工作的轴线、标高以及位置等参数信息,要保障其符合图纸以及建筑工程的标准要求。要通过专业图纸进行管线预埋处理,根据规范要求合理施工,避免随意更改顺序以及标准要求。通过管线敷设技术处理可以有效规避吊顶配置问题,充分的保障了各个管理系统稳定施工。在进行管理敷设施工中要做好连接管口位置的弯扁度固定盒进行分析,并通过线槽以及管架等进行敷设处理。通过科学的方式合理应用管线敷设技术,则可以解决在建筑电气施工中产生的管壁薄以及接口位置不严格等问题。在管路敷设之前要做好检查,然后在进行处理分析。
电气工程预留预埋管路的施工,除了在规格、高程、埋深等多个方面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更要避免或减少出现多弯管的管路,如遇不可避免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设置过线盒来解决。对于吊顶上的灯位和电气器具,应先对位置进行放样,特别是与监控、消防、水暖等其他专业管线交叉、平行敷设时,需要与土建及各专业工种的工程师在现场进行商定联合放线,保证其各类管线的净距均要达到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对不符合净距要求的管线必须改正。还应当重视的是除埋入混凝土中的非镀锌钢管材外壁不做防腐处理,其他场所的非镀锌钢管材外壁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施工过程中对预埋暗盒暗箱还应进行加固处理,不仅要确保预留洞口满足图纸要求,还要保证其平整、坚固、无毛刺。对于非镀锌配管中接地接零等焊接必须检查牢固可靠,特别注意的是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焊接,尤其是镀锌和壁厚2mm 以内的钢管不得套管熔焊,镀锌管及金属线槽等应采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满足隐蔽工程分部分项验收规范标准。
管内穿线前必须先清理暗盒暗箱内的各种遗留物,必要时可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并将滑石粉吹入管内,起到润滑的效果,并在管口位置加装保护措施,为防止产生涡流效应而造成相互干扰,对于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得穿于同一管内,且不能有接头。三相或单项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对于线槽内穿线还应对每一回路进行分段绑扎,便于识别和检修,特别是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应采取屏蔽和隔离措施,穿线前依据图纸核对电线的规格型号,按照黄、绿、红、淡蓝、双色区分电线的颜色标识、进行绝缘摇测合格,特别注意是同一建筑物内的电线颜色的选择应当一致。依据施工验收规范后方能穿线,并满足隐蔽工程分部分项验收规范标准。
接地装置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分为电源保护接地,计算机保护接地,通讯保护接地,建筑物防雷保护接地。各种接地装置可以混合使用一个综合接地装置。接地质量关系着建筑楼宇的安全,建议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设计要求和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接地和等电位的施工。接地装置的施工工序是与结构施工、钢筋绑扎施工、预留预埋施工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必须达到隐蔽工程分部分项验收规范标准,相关管理单位需要重点旁站监督。特别是在与钢筋的绑扎、焊接部位、搭接长度等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施工。
总而言之,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管控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在实践中要综合工程实际状况系统分析,加强全面控制。在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方式加强技术控制,通过提升队伍综合能力,完善规章制度等多种方式提升工程质量,进而保障建筑电气施工质量,进而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