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莹 朱君凤
(青铜峡市气象局,宁夏 青铜峡 751600)
青铜峡市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候舒适,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光、水等气象条件较适宜,构成独特的气候环境,黄河穿境而过,湖泊相连,田畴膏腴,稻菽飘香,瓜果盈枝;年丰岁穰,堪比天府,风景优美,胜似江南。优质的气候环境使青铜峡市有了“鱼米之乡”“塞上江南”等美誉。
气候资源作为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及活动离不开大气环境。近几年青铜峡市加快推进“生态立市”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为目标,着力构建以生态旅游产业为枢纽的关联型生态经济体系。开展青铜峡市的气候资源调查和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旅游气候资源,推动地方的生态旅游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青铜峡市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8℃,全年最热月为7 月,平均气温23.6℃,最冷月为1 月,均气温-6.1℃;年平均降雨量177.8mm;年平均风速2.4m/s;年日照时数2980.2 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78d。青铜峡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土地、水利、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自然景观、工程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远近闻名。主要景点有:元代一百零八喇嘛塔,是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府和广武口子门沟岩画,为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牛首山寺庙群、古渠首、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等诸多景点,吸引着万千游人争相观赏、流连忘返。
气候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自然资源,可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不仅影响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气温是气候资源中最重要的气象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也是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舒适的气温让人心情愉悦,出行意愿提升;反之,过高或过低的气温,都会使人体产生不良反应,降低出行意愿。
青铜峡市多年平均气温9.8℃,最高年为2006 年,平均气温11.2℃,最低年为1984 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高气温39.0℃(2017 年7 月12 日),极端最低气温-25℃(1993 年1 月20 日)。
气象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历年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日平均为1.5d,出现最多的年份是2005 年,为7d;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较少,近30 年只出现7d;高温日多出现在4 到9 月。
全年各月气温变化的特点是,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迅速,夏季高温持续短,冬季严寒期长。
以上分析可知,青铜峡市四季分明,夏季高温持续短;冬季低温出现时间不长,出现持续低温的时间也很短。总体来说,气温舒适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能够开展旅游度假的时段很长。
降雨天气对旅游出行影响较大,一方面会导致路面积水湿滑,影响出行安全;另一方面会使能见度降低,造成视觉障碍,影响观景效果。青铜峡市历年年平均降水量177.8mm,平均降水日数49d,从各月降水分布来看,降水主要集中在5 到9 月,最少是12 月到2 月。无降水日数明显大于降水日数,方便人们出行旅游。自1981 年以来,仅发生过3 次降水量≥50mm 的降水过程,分别出现在1999 年、2002 年以及2017 年,雨季暴雨发生概率小,对旅游活动影响也较小。
太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它不仅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具有杀菌抗病的能力;充足的光条件更会催生气候品质享誉海内外的特色农产品,为享休闲度假乐趣增砝码。
农作物生长,关键在光和水,青铜峡市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晴朗日数在300d 左右,年平均日照为2980.2h,气温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日数193d,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较大,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让青铜峡有了完美的水温基础。
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加之优越的土壤及灌溉条件,使得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优良,媲美法国波尔多,为青铜峡的“紫色名片”,夏季恰逢葡萄成熟时节,到特色酒庄休闲娱乐,去葡萄小镇种植基地采摘,在体验乡村旅游乐趣的同时,享受休闲度假的愉悦,拥有美好生活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1)气温对人类旅游活动影响较为显著,青铜峡市高温天气较少,主要集中在8月,持续时间短,其他时段气温舒适宜人,适合旅游出行。
(2)青铜峡市无降水日数明显大于降水日数,雨季主要集中在7 到9 月,暴雨发生的概率小。在雨季出行,多注意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做好防范工作,避开不利天气造成的影响。
(3)青铜峡市夏季时间较短,但平均日照时间较长,青铜峡海拔在1150 到1700m之间,紫外线较为强烈,出行需要做好防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