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8 03:00:43黄瑛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黄瑛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二中学,黑龙江 鹤岗 154100)

历史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聆听历史、理解历史再到深入历史、与历史对话,过去提到历史故事只会和提高兴趣挂钩,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历史故事不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是为了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诸多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中,也证明了历史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故事。历史故事中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历史事件的描写,历史情节的渲染都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喜欢历史故事这个契机,合理运用历史故事展开课堂教学,就能够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因。

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历史故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是可行且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乐于学习历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

(二)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是教学效果最根本的体现。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6 岁之间,是一个年龄非常特殊的阶段,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初中学生正处在“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是还不是很完善,感性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更容易接受形象的、具体的知识。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运用历史故事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知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之上记忆知识。同时,运用历史故事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不但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提高学习成效。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策略

(一)结合网络资源

以在网络上选取视频故事为例,笔者通过名家讲坛、讲座、央视播出的《国家宝藏》等这些真实度、可信度较高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资源,根据上课的时间分配进行节选,选取与笔者授课密切相关的一小部分故事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为例,采用截取一分半钟的视频《国家宝藏一一长信宫灯》作为导入,讲述小刘彻建议窦太后送给刘胜的新婚礼物一一长信宫灯,因它是叛臣之物,用以警告藩王,可示警每一个人,又因刘彻聪颖,深得窦太后的器重,希望小刘彻能光复大汉的故事。接着问学生视频里面的小男孩是谁?谁教导这个小男孩要成为光复大汉的人?继承大统之后这个小男孩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光复大汉的? 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小男孩与你年龄相仿,根据剧情的演绎,让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之后进入新课讲授。采用视频文物故事作为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形成鲜明的时空观,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真正达到以史系人,以人系事的目的,到最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讲完的时候,再回到起初导入部分的问题,首尾呼应,可以随堂知道自己的授课效果,达到巩固教学目的的作用。

(二)结合重点难点

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对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不熟悉更不易理解,所以,课下笔者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进行预习,让学生先熟悉课本知识结构,然后让他们去观看央视的《国家宝藏》,先让学生对历史有时空感,对故事有好奇心。之后笔者设计教学如下: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以商鞅变法为例,笔者根据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商鞅历史人物的评价,初步理解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商鞅变法学习之后,让学生明白生产力的发展应该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难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

介绍完商鞅的简介后,对于变法之前的准备,讲述历史事件“舌战群儒”和“徙木立信”的故事,通过图片展现,使学生明白变法的阻力势力及商鞅取信于民的做法。以此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为随后介绍变法内容及探究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环节做了铺垫。通过体会商鞅本人所具有的优秀品格,也适时做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关于变法内容的讲述,由于有之前故事的铺垫,教师通过对措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对变法内容理解的更透彻,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识记。此环节中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商鞅铜方量”是干什么用的?启发学生思考想象,经过学生猜测之后播放《国家宝藏一一商鞅方升》进行进一步的解答,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更有助于理解变法的内容及作用,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来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的事实。

为了讲清楚这一课的重点知识商鞅变法这个历史事件,运用讲故事与商鞅变法这个概念相结合,通过小故事、图片、问题、多媒体视频播放等方法帮助学生还原当时的历史,以便进一步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实施的作用,明白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以故事带史实完成教学目标的教授。使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加的多元化,思维更加的完善,考虑事情更加的全面,初步学会对历史有自己的解释。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故事,不能局限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是通过故事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掌握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