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电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和提高途径分析

2020-12-08 03:00:43卢晓娟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卢晓娟

(赣州农业学校,江西 赣州 3414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逐渐提高,电子技术领域对人才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职业院校电子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技术也产生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企业需要真正熟练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的专业型人才,而可以满足企业需要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非常少。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的产能不断扩大,有很多加工制造型企业需要一些专业技能不是特别强的人进行长期的流水线工作,这些流水线工人和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普通工人享受同样待遇,这就让很多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这严重的影响了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的招生与未来发展。

一、近三年职业院校电子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赣州市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通过大力打造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加速壮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软件服务业快速兴起的喜人景象。但也突出了一些问题,例如企业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因此,中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

电子技术产业就是指研发和生产各种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电子仪器、电子仪表的工业。这种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快速壮大,主要原因有四种,一是产业的转移和升级,很多企业选择将加工制造业转变为研发生产业,这就让很多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转移到需要发达的地区。二是电子产品逐渐变成全面国产化。三是各个企业都在向规模化,专业化进行转变和发展,以实现效益的提高。四是企业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这些发展和转变让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专业素质方面的高要求,很多企业为了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将一些专业技能不强的工作人员进行剔除同时又向社会招收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电子行业是一种高技术行业,对人才有两种非常明显的要求,一是拥有高学历,可以进行研发工作的设计人才,二是,拥有熟练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主要负责进行产品装配、产品调试、产品维修以及产品生产的管理工作。

(二)电子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电子行业企业提供的岗位主要包括,产品制造、设备操作、产品研发以及其他种类,在这其中产品制造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产品制造工作再进行细分可以分为,装配、调试、质检、工艺以及生产线的管理,这部分岗位主要是由生产线的工人和中职生组成。操作生产设备占第二大比例,主要是由中职生和高职生组成。第三部分是产品的研发工作,这部分主要是由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其他的则是非专业的工作人员。

二、提高职业院校电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改变课程设置的内容建设更加完善的专业

职业院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扩大专业的方向。例如,开设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和数字信号处理等热门的专业课程。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培养人才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培养出专业过硬的技术型人才,把握电子专业的特点,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教学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

当前我们与当地企业例如,赣州秋田微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输送了不少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工作,按照企业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工程师也到课堂上给学生上课,但学生在实习之后留在企业参加工作的人数并没有那么多。当地政府也针对这一现象给予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补贴和就业补贴等费用,但依旧存在着人才流失的情况,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和讨论的内容。同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还应该加入国家教育部正在主推的“1+X”证书的内容,引导在校学生考取证书,使学生在去企业找工作的时候可以获得企业的认可提高自己的薪资报酬,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二)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将教师资源变得更加多元化

职业院校要鼓励教师参加不同类别的执业资格认证,将院校内的骨干教师送到更高层次的学院进行进修,也可以将专业教师送到不同的企业进行实践,让教师参与电子产业的研发工作。职业院校还要通过优秀的待遇吸引或聘请有影响力的行业精英和技术骨干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教学,让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实力提高在未来参与电子产业生产及研发工作的人才。利用这种组合模式的教师资源为职业院校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三)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为学生铺平就业的道路

职业院校一定要将校企合作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探索更加合适的合作方式,掌握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做好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就是在帮学生的未来就业铺平道路,增加电子专业的就业对口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就业质量。同时,职业院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电子产业相关工作,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工作经验和行业信息,让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信,拥有工作目标和职业素养。

结束语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才可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