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利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马宝玉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5700)
在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下,小学阶段对于德、意、行全面发展的理念越发重视。新时代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得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关注。很多学校对之前的课堂模式进行了改进,将德育教育和各个学科进行了融合。但是,由于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依然有很多学校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没有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秉持着“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同时,德育教育没有和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等之间相结合,没有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学校所实施的德育教育就像是从教育中分割出的一部分,只是通过单独的德育课程、德育教师以及德育机构来实施独立的德育教学。这些问题影响了小学生良好思想和行为的养成,对于小学德育教学的进程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阻碍。所以,新时代下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心去打动他们,使其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状况都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特长,而有的学生各方面不如人意。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爱护每一名学生,不管是对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如果教师经常对班级中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进行批评,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或叛逆心理,导致其成绩更差,表现更不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新时代下,教师必须要学会激励学生,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望,增强上进心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更好地和教师进行配合,实现共同努力和进步。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表彰专栏,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及奖励。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竞争模式做出相应的构建,对后进生进行鼓励,让其对登上表彰栏怀有一种期望,从而对其德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当前,很多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都融入了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插画、故事以及图片等进行充分的运用,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进行全面的吸收,全面投入到学习之中,有效培育德育思想。如在对《春天在哪里》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探究活动。首先,以合作思想为基础来实施德育教育,让学生快速进行分组;而后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对春初的植被萌芽、春后的植物枝繁叶茂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是专业的教育机构。所以,教师应该以学校的教育氛围作为依托,对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进行构建,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为德育教育奠定有利的基础。首先,可以班级为基础定期开展文化活动,以此来推动德育教育的实施。在班级中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如绘制黑板报,评选优秀个人小先锋等,充分发挥优秀学生代表的感染力量。其次,举办和德育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可以涉及多种类别,如助人为乐、节约资源、礼貌待人以及团队合作等,以此来对学生在德育教育上起到有效的感染作用。再次,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广告标语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校园氛围。如,在草地上树立“如果爱我,请不要踩我”的标语,在楼梯墙壁上张贴“上下楼梯靠右行”的标语等。如此一来,可以使小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德育氛围,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进行。
德育教育没有学科上的区别,可以说和整个教育教学紧密相连,每门学科都需要融入道德教育。各门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都能够对学生在道德上做出指导,而不同的学科内容包含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的独有内涵,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对不同的知识进行了解。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体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大量的数学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帮助学生形成严格谨慎的学习态度;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爱国思想上进行培养,使学生感知到我国悠长的历史文化,对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自信心进行培养,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还有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体质,从而可以让学生具备充足的精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学校需经常开展和德育相关的校园活动,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培养。比如,基于节日来对主题活动进行开展。如,植树节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植树,对学生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在母亲节以及父亲节时,让学生主动为父母洗脚等,对学生的感恩之心进行培养。除此之外,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弘扬,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国学教育,对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进行深化。如,在楼梯口以及教学楼的走廊上张贴经典古诗文以及名人名言,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和了解,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内涵以及德育思想进行深刻的解读和体会。
本文基于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提出了新时代下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建议,主要从真诚平等地实施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与教学教材相统一,充分营造学校的教育氛围,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及积极开展有关德育的校园活动这五个方面着手进行,旨在为学校进一步落实德育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小学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需对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做出深入的探究,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