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豫喆 谢啸天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句容市供电分公司,江苏 句容 212400)
第一,采用失压、欠压的方式窃电。窃电者一般会拆除计量回路单一相或者所有相的电压引线,使得施压状态下的计量表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开始窃取电能。窃取行为在被发现之后,窃电者又继续应用欠压的方式来窃取电能。第二,利用断流的方式窃电。应用断流方式窃电主要是将电流互感器短接以及对电流回路引线的拆卸,在这些行为作用下,计量回路会出现分流或者断流的现象,严重干扰了电能计量装置工作。第三,分流、移相的方式进行窃电。通过将电流互感器和分流引线连接在一起来减少进入计量回路中的电流,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
第一,用户缺乏对安全、合法用电知识的了解,为了节省用电成本费用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来窃电。用户在窃电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窃电行为对人们正常用电和供电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供电企业运行发展缺乏必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没有对窃电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窃电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第三,用电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必要的监督。在用电管理体制不完善和执法监管人才的缺乏下,在无形中增加了窃电行为的发生。
电力企业要想做好反窃电工作,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不同的用电需求,从而全面进行反窃电。针对一般使用三相电的用户而言,防止发生窃电现象的方法可以采用全封闭式计量箱,并在其箱外加上防盗锁,实施双层保护,以防被窃电。针对用电大户而言,这些用户一般都设有专用的变压器,因此对此进行反窃电的方法应当采用专用的高压计量箱,还可以在计量箱上加装干式组合互感器,以达到更高层次的防窃电水平。用户还可以在全封闭式表箱内放置联合接线盒以及电能表等装置,从而达到一种全封闭式的高压计量箱状态。这种反窃电技术主要是针对窃电者采用短路窃电手段来窃电。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电力企业可以将用户端计量点移动到变电站。这样可以在变电站安装高压计量箱,使专用线路产生的计量回路和其他线路的计量回路分开,能够有效防止窃电行为。另外,从高压用电改造方案可以看出,电力企业可以将计量装置安装或者迁移到公用线和支线之间,也可以安装电能表箱在电线杆上。这样一方面能够使电力公司的检查工作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计量装置更加安全,从而避免了窃电行为的发生,实现了反窃电的目的。
在用电检查中,电能表作为供电的重要设备,是被破坏的主要对象。基于此,为提升反窃电水平,加强对电能表的改造,有着必要性。在用电检查的过程中,发挥多功能电能表的作用,比如自动化防窃电功能和计量功能等,不仅能够保护电能表自身的安全,还能够及时发现窃电行为。智能电能表的应用,能够实现常规性运行,同时可有效抑制电流短路的发生。通过设置防窃电标识,使得各项非法破坏行为,及时被发现,实现防窃电。
为了使得这些技术在用电监察中更加强化,可以安装防窃电装置和失压计时仪。针对电能表,安装防窃电装置可以实现实时远程监控,这样当电流、电压以及功率发生变化的时候,防窃电装置能够及时发现电能表的变化,从而实现反窃电的目的。另外,针对用户用电行为,可以利用失压计时仪对其进行监控,并对出现的不法用电行为进行记录。失压计时仪甚至能够将窃电者应用的非法改造计量装置记录下来,一旦出现窃电现象就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当窃电现象消失时,失压计时仪的报警状态才会解除。
构建用电检查与反窃电信息平台,集成用电信息数据分析模块与挖掘模块等。使用便携式终端设备,实现异常用电信息收集与整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借助网络通信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等,实现快速反应用电信息,形成全面费控的用电管理营销网络。采取反窃电数据模型,进行电能表运行异常数据分析,比如过流与失流等,能够诊断出设备运行故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判断用电用户的用电量增减情况与日用电数据、总费率等信息,能够及时发现窃电行为。此平台是依靠GPS 技术、GPRS技术等为支撑,实现在线监察用户窃电行为,精准定位窃电行为。
综上所述,窃电行为的发生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制约了电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加强用电的检查工作,并采取相对应的反窃电措施,对线路中窃电的现象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从而减少窃电行为的发生以及用电设备的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