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2020-12-08 03:00:43郑二浩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郑二浩

(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环境保护规划是为了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和谐发展,而做出了一系列的计划和安排。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为了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正视环境问题。当今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自然环境优劣的比拼,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只是改善物质生活,而没有舒适、健康的自然环境,不等于社会的发展。当前,如何有效利用能源,同时避免环境污染,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城镇发展建设需要遵循科学的环境保护规划。人们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同时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明确城镇发展方向,其间需要合理对工业、农业等产业进行选址,按照区域功能进行地区划分,使资源充分利用,并考虑污染源的产生、排放、治理和污染事件可波及的范围等问题。只有对某一城镇或者区域进行合理的环境保护规划,才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同时不断改善自然环境,使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以实现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城市规划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的发展和生存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条件以及资源。但是由于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有效地利用清洁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为了对城市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准确且科学合理规划相关的方案,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严格的杜绝使用传统的城市规划给城市中带来的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污水排放分析

经济发展必然会带动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城镇污水产生量也将不断上升,两者相互矛盾,给城镇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目前,水污染问题主要有两大成因。一是工业企业数量和工业制成品产量不断增加,而水污染治理技术投入相对不足,企业产生的污水没有得到充分处理而随意排入自然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居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随意倾倒污水,管理部门疏于管理,污水直接排放水体,造成地表和地下水体污染,影响自然环境。

(二)大气污染问题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出现雾霾天气的概率增大、范围变广,不利于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保持。除了工业生产、电力等企业运行中的排污之外,城市居民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一定程度的加剧了大气污染,对城市大气环境产生了较大负担。同时,存在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中并为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文件及行业要求进行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也导致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加重,需要实施强化处理与整治。

三、环境保护规划的措施

(一)完善城市污水治理制度

城市污水治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污水治理制度和严格的监管制度来保障。在全国水污染防治制度的指导下,各地政府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水治理制度和措施。在污水治理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污水治理管理机制,对水资源的污染坚持严格的零容忍态度。要特别注重加强污水排放的监督管理力度,鼓励各大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加大对随意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污水的企业的处罚力度,而对于那些积极控制污染排放的企业予以奖励。

(二)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

在展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结合相应地区的现实情况、大气污染程度完成。现阶段,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成:

1.烟尘与废气治理。在除尘器的支持下,对存在于空气中的烟尘进行清除;使用化学物理处理方式完成废气的回收,提取其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促使废弃物向着可利用物质转变。依托这样的处理,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源的使用率,降低资源消耗的同时也达到控制大气污染的效果。

2.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应当设定大气管理标准要求,对于所有材料提前展开科学处理,避免在后续燃烧或使用过程中,产生危害空气质量的物质。

3.城市绿化工作的加强。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作用完成空气中污染物的吸附,实现空气有效净化。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可以达到降低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好支持。

4.气象变化规律的准确掌握。大气具备的自我净化的能力,在生物、化学与物理的共同作用下,大气自我净化能力增强,实现的污染物含量的降低。

(三)构建完善保护制度

有效对法制建设进行加强,可以遏制城市规划之中的诸多生态问题。因此,在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时,应根据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当地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弥补漏洞,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完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工作要立足城市现有环境条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坚持预防、综合防治、统筹兼顾的原则,防止一切影响生态环境均衡的情况发生。鼓励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境决策、影响评价、执法监督等活动。坚持制度、清楚大众参与方式方法、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落实规划。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文对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的探究,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找到了城市规划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我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化出的规划和管理,作者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能够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走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