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宇
(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得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而创新能力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充足的重视。就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来说,便得加强注重实践教学的落实,同时积极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今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就我国当前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实践教学与创新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严重阻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结合社会发展情况采用合适的措施进行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具体包括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缺乏实践教学课程的参与,所以学生往往只能从教材上获取相关知识,难以有效锻炼自身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更加无从提及。
虽然很多高校都已经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在具体教学中积极进行调整【1】。不过在相关课程安排和教育指导上,依旧缺乏相应的经验,一些授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不过社会工作经验却明显不足,所以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有心无力的情况。
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充分融合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理论。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旧还有部分是在盲目依靠基础知识理论组织教学,没能给学生创造社会化实践的机会,进而使得学生经验缺乏,未来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
就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来说,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即专业能力构建、基础素养培育以及能力检验等。在这之中,基础素养疲于可以直接通过相关创新教育专题讲座、基础理论引导等来实现【2】。具体就是说,高校在课程教学之余,可以举办和创新教育相关的社团活动,以此来有效增强学生对其的认识和了解。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和了解软件设计作品,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做好铺垫。需要注意的一点,创新能力的构建需要教师在教学体系完善中,以创新性的教学项目为驱动来实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有效发展,这对其今后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发展与完善中,还得采用合适的措施促进现有教学体系的改革进步。在此过程中,需要让教师清楚认识到最新专业知识信息,同时还得准确把握行业应用方向与需求,并基于此进行实践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注意的一点,行业专业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能否有效把握这一方向直接关乎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所以需要教师方面加强重视。就应用型课程教学体系来说,可以从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等方面来进行,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岗位增强自身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合理引入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可以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能够将自身优势更加充分的呈现出来,有效满足行业需求,最终达成理想的目标。
具体就是说将能力训练当做是软件专业培养体系的主线,然后根据这一主线进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促进学生发展进步。软件工程专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相关的实践平台来进行,在其中的实践层面上,教师又可以从专业兴趣、能力展现等方面合理进行评价标准的设定【3】。除此之外,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层次的结合,不断推动创新教育改革进步和发展。在专业能力培养上,教师可以结合相关软件测试、软件技术开发等方面来实现,并且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为其今后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也应该积极做出改变,加强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如软件工程专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使其可以更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当前软件工程创新更迭速度非常快,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得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就得学校方面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然后合理落实,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为其今后顺利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