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2020-12-08 03:00:43高洁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高洁

(郑州经贸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一、新时期高校廉洁文化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廉洁文化的含义

互联网百度百科显示廉洁出自《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含义为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文化则是廉洁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关系的文化总和,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为人民服务清白做人的精神,其特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大众性、权力性、职业性、公共性。对于高校,廉洁文化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起到探本溯源的作用。总述,廉洁文化是我国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1]。

(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意义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国之有廉,世间正气浩然。这是国家富强、社会太平的基本保障。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旨在针对大学生展开以廉洁文化为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廉洁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同时也是深入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准则。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是从源头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2]。但是,近些年高校腐败案在师生中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校园廉洁文化教育部发布了很多与此相关的文件,强调学习党的反腐倡廉,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推动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清正廉洁的意识,进而提升高校教育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

二、新时期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困境

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廉洁文化教育,都特别的注重廉洁文化的学习,特别是高校举办的廉洁文化作品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一)高校对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认知不足

关于廉洁文化建设,党中央和教育部下发了很多有关文件,要求各个学校学习,但是有些高校领导对廉洁文化教育认识不到位,自觉性不太高,不能充分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所以在思想与行动上都没有把反腐倡廉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有部分领导过分自信高校的纯洁,认为高校相比其他行业腐败的机会不多,学生是没有工资的群体,不存在腐败,从而也不是廉洁文化教育的主体人物,认为廉洁文化教育是对党政干部与教职工的约束,从而无形中削弱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还有部分领导认为高校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最主要的是科研和教学,廉洁文化是辅助性的教育。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效果的不理想,所以宣传栏与讲座倡导廉洁文化建设,鼓励学习廉洁精神,宣传唐朝的狄仁杰、宋朝的包青天、明朝的海瑞,还有当前的老兵张富清等,大学生也只是泛泛的关注一下,起不到融入学习的效果。

(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形式丰富与运用单一的矛盾

自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文件;党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13—2017 年工作规划》,高校开始重视廉洁教育,并提出让廉洁文化入耳入脑入心,举办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教育,从思想、行为到物质等,廉洁文化载体十分丰富。建设的形式也是多姿多彩,比如定期的讲座,进行思想的交流,廉洁文化相关作品赛,课堂的廉洁教育以及学习廉洁法规等,但是有些高校依旧沿袭旧的教学制度,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视不足的矛盾,有些大学没有自己的一套完备的廉洁文化体系,也没有按照国家要求的配备师资力量,宣传停留在表面工作,存在高校各部门之间缺乏整体规划部署。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的高校把廉洁文化教育归类为思政教育的一部分,没有固定课本,也没有固定讲解内容,教师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或者自己的阅历去讲解,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的不同制约了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学生普遍认为廉洁应该是党政干部的事情,是学生党员的事情,从而放松自己的行为。为了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效果,急需构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丰富廉洁教育内容。

(三)大学生廉洁信念观受到冲击

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廉洁信念的冲击很大。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很多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廉洁教育只当做可有可无的辅助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引领,在廉政方面更多的是管理党政干部以及教职工,较少的涉及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其次,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带来廉洁文化教育难度增大。这一代的大学生赶上计划生育最严格的年代,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娇宠中长大,从小优越的生活让其对以后的生活有恃无恐,对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不清晰,传统工作看不上,创业又想挣快钱,对廉洁文化认识不足,忽视法律法规,导致踏入社会走弯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洁文化宣传的形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廉洁文化教育宣传,基本都是以开党课,书画摄影作品赛,还有就是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开展宣讲教育形势比较单一,并且缺乏完整的监督考评机制,举办的活动也多流于形式,缺乏具体的时效性,很容易造成认知疲劳,不利于形成廉洁新风尚。

三、新时期构建高校廉洁文化体系路径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文化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为了使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更有时效性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必须仅仅围绕人才培养与校风、学风建设整体推进,构建完善的高校廉洁文化体系。

(一)以廉洁观为主题,加强高校领导与师资队伍建设

若要使廉洁文化在高校突出效果,必须要有校领导的重视,加强师资的培训。认识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主题人,教师的言谈举止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德智体美劳依旧也是高校教育的主题之一,但也依然存在各学段之间缺乏整体规划与部署。譬如,教学内容乃至部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有些设置还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廉洁立德树人的特点,为此,高校领导要统筹考虑立德树人与师资队伍的配置,充分解决高校各部门,各学科之间不贯通等问题,结合当前的反腐倡廉的形式相结合,构建廉洁一体化的师资队伍。为此,根据高校廉洁文化育人的特点,针对各部门师资力量的配备,针对大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以及价值观的塑形,科学定位,因材施教,形成层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廉洁文化,着重加强校内廉洁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廉洁素质,在满足廉洁教育教师数量的要求上确保教师的素质过硬。

(二)筑牢思想防线,提升并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政治理论的宣传是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通过思政课堂深度讲解,促使大学生扎实学习先进理论知识,筑牢正确的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主动抵制腐败。正确提升并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廉洁文化育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廉洁育人机制、学校“三全育人”的整体机制[4]、廉洁文化建设等展开研究工作,尽量把工作由上而下的细化到各部门,各位教师,各位学生,形成各负其职的上下联动,权责分明的工作机制;以“四个意识”、“四个全面”、“三严三实”以及反腐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范畴。在高校从班风、学风、校风到师德的量化,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面系统地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时效性。根据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重要论述,尤其是根据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六个下功夫”[5],努力营造“端本清源、源清流洁”的环境。全面理解新时代五育的内涵、任务和要求以及五育在廉洁文化教育中的地位,构建廉洁文化育人体系;扎实推进廉洁文化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廉洁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提出科学的评价方法,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引导教育教学朝着廉洁立德树人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顶层设计,形成高校“三全育人”的廉洁文化建设

2016 年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要发挥出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建立和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育人机制,推进学校内部各要素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形成整体的育人合力[6]。开展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丰富高校大学生的廉洁文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廉洁效果。在“三全”廉洁育人的视域下重点研究如何发挥高校中的课程、教学、文化、管理、实践活动、党团组织等在廉洁文化中的作用,将廉洁文化贯穿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中。在廉洁育人工作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炼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的经验和模式;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活泼性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三全”育人为指点的背景下开展以廉洁文化为主线的摄影、绘画、话剧、演讲、红歌、诗歌朗诵等比赛,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廉洁文化知识的理解,逐步达到高校教育的目的。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拓宽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的载体

高校育人的基本载体就是传统的课堂,其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的显性文化与隐形文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在宣传栏或者教学楼前,休息园区张贴廉洁格言、反腐倡廉标语,融入优秀家风教育,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另一方面宣传红色小故事,注重家文化,还有校园里的雕塑以及建立廉政教育基地等,时刻的提醒高校的每一位学生、教师、领导修身齐家治国才能平天下。格物致知,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召唤,适应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适应处理突发事件,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加强学科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坚持教学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利用好实践课的社会大课堂,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快推进素质廉洁教育,以教材为载体推进廉洁文化育人机制的建立,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综述,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思政教育的关键,也是高校能否培养出有用人才的关键。廉洁文化教育和立德树人一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通过构建、完善高校廉洁文化体系,明确廉洁文化的内容,在提升理论素质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高校廉洁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把廉洁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断丰富廉洁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廉洁文化环境,帮助高校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