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倩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新媒体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不仅更加便捷和高效,也大大降低了人们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方面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方面,就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认知,才能够促进在新媒体下对汉语言文学的科学学习和运用,避免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不良影响。
新媒体中包含了多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内容,以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通过不同技术与传统的结合,能够诞生出多种新媒体模式,包括移动电视、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智能终端等。新媒体具有时代的鲜明特征,通过技术性优势影响到整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不仅打破了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也结合了更加丰富的传播模式,将画面、音频、文字等多种内容融为一体,便于人们进行更加方便快捷的内容获取和传播交流。
新媒体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优势,在发展网络教学的同时,不断获取和生成更多的网络教学资源,更大程度的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更多模式的互动,形成更加活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编排需要以教学大纲为主,在教学大纲的框架内通过新媒体所获取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填充,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科学的编排。通过新媒体教学模式,还能够获取学生的即时反馈,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兴趣的加强。
新媒体的应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交流方面由于更加频繁和便利,产生了新媒体下更加新颖和潮流的交流模式,尤其是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在学生之间的影响极大,相较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表达形式,网络流行语更能够表现出学生鲜明的个性,所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但是会导致学生们对娱乐化的兴趣过高,降低了对汉语言文学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更会加重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抵触情绪,造成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困境。
由于新媒体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原本作为学生日常交流和文字创作的汉语言文学逐渐与学生生活脱节,在日常交流中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模式下诞生的交流方式和文字信息,不仅会对学生的文字创作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学习,比如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时,更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深度方面也会有所降低。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创作时,由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惯性,无法与新媒体下的汉语言文学模式相结合,也会导致学生的文字创作与实际的学习生活相脱节,最终形成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困境。
新媒体对于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已经渗透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也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惯用语言,赋予了汉语言文学更加丰富的文学内容。但其中往往也夹杂着不良内涵,包括低俗用语、歧视含义等,需要学生进行甄别,除去其中的糟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性教学,引导学生对新媒体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正确的甄别,形成客观的学习思维。
首先是绝对禁止教师应用不当的词语表述,不仅是在教学课堂中,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需要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其次是在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需要对不当内容和形式进行指正,并且引导学生对更多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学习,避免受到新媒体过于娱乐化、低俗化的内容影响。最后是要求教师加强对新媒体下的汉语言文学模式与内容的学习,只有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够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发展,所以不仅需要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模式中进行改进,也要做到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兴趣和热性,使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推进。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需求的满足,同时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兴趣差异化,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发展中投入更多的努力。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对于新媒体下大量的信息内容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辨别思维,积极选择更具有优秀汉语言文学内涵的信息内容,而避免不良信息的影响。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虽然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种种困境,但同时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需要注重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与新媒体的结合,也是加强汉语言文学与新时代的融合,能够形成更加长远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