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玲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与信息学院,北京 100018)
线上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由教室转到网络、由线下转到线上、使学生的学习由集中学习变成了自主学习。时空的转换、教与学形式的变化,这对学校的管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线上教学支撑平台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延期开学期间,遵照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完成前期课程的搭建工作,做到“一人一课一班”的方式,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完成各项合理的组织工作,目的在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包括文档、视频、讨论、问卷调查等任务;课中利用学习通平台(电脑端和手机端)开展教学实施和课堂互动;课后利用平台发布作业、测验等,任课教师实时在线为学生答疑。
为保证现代化教学手段顺利、高效融入线上网络教学,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还负责学习通教学平台的教学技巧的指导工作。同时,任课教师还深入学习通平台开展讨论区相关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学对学习不主动、线上不自觉、线下不自主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于线上授课无法直观感受学生学习时的接受程度,采用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互动、课堂巩固与阶段测验互为补充的教学方法,并归纳每节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线上讲授归纳重点以加深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点,通过线上互动达到激励学生自我学习的目的。
教师先用手机下载学习通APP,安装并注册用户,同时教师还要用电脑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按照提示内容进入用户界面,进入主页。2 种方式都要完成,后期在使用的时候都会用到。通过参加培训了解如何快速建课,以及线上教学的主要使用方法。在初步构思好整门课程的框架后,开始搭建课程。将面授一个知识点再细化,进行再拆分,录的视频基本上在6 分钟左右,这样可以将每一个知识点讲透,同时使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觉到很累,保证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每一个知识点,并且每次课前有回顾,课中除了学生们自主学习外,还会组织一些课堂互动,课后有作业题和测验题,这些题都是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一方面便于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把本次课的重点、难点让同学们做一个自测,了解自己通过学习后掌握了多少,便于同学们查缺补漏。
课堂教学利用学习通平台(电脑端和手机端)开展教学实施和课堂互动,适当添加一些互动教学,例如知识抢答、主题讨论、问卷等,时时在线答疑,通过老师时时与学生的互动,尽量使学生消化每次课的知识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互动教学,可以在数据统计里面查找相关的分析报告。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与学,积累了学习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详细数据,形成了教学工作大数据。用这些数据,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学情分析报告,还可以为过程性考核提供依据。在手机端,课程门户的“统计”功能中,可以查看到教师本课程的教学数据,主要包括:课堂报告、学情统计、成绩统计三部分。对班级课堂的实时数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和成绩的详细具体分析以及课堂互动的统计数据都可以实时查看,非常方便。
课堂巩固、随堂测以及阶段测验都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的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合理规划后面的教学内容提供参考。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陈述题、计算题、其他等。为了方便老师操作,试题还可以导入,试卷可以通过组卷的形式进行自动组卷,最后就是发布考试基础设置,涉及发放对象、发放时段、考试限时、限时提交等项。
1.线上授课无法直观感受学生听课时的反应,从而无法明确所讲内容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因而对讲课内容与快慢无法进行灵活调整。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题和测验题的情况,查缺补漏;再有就是通过课堂互动中的抢答环节等,依据学生回答情况来分析学生对所讲内容掌握程度。
2.线上教学最大的困难就是会有部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对细小问题都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并与老师讨论;自主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老师提醒多次后,可以跟上进度完成学习;但自主学习能力不太好的这部分同学,他们属于虽然对他们进行了更多的关注,但也只能完成少量知识点的学习,并且花费老师时间、经历是最多的。我采取的办法是以考促教、用数据提醒、在自己建立的微信班级群里提醒、在平台中对个人进行提醒,努力做到及时劝学。
通过线上教学的开展,我对“互联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线上教育使家长和学校联系更加密切,学生们也利用互联网开启了汲取新知识的大门。另一方面,通过便捷的数据反馈,使得学校能够更直接的掌握每名师生的工作学习状态,每位教师对线上教学技术的掌握都愈发成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相信伴随本次线上教学的开展,互联网技术必定能够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今后日常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助力我们的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