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林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陂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2809)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向创新式课堂教学学习,小学数学不像其他的学科,记忆的知识点没有这么多,主要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在思维上运用的思考方式。教师想要带领好学生培养数学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学习模式与以往大不一样,学习不再是学生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家长、教师、学生三方的沟通,共同协作,同时也需要教师保持积极地参与,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才能让教学更加深入学生的心里。本文就创设生活中的数学能力培养目标展开叙述讨论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喜欢与人来往的活动,通俗来讲就是喜欢“热闹”的气氛,教师可以利用这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互动情绪高涨,学生对于小组的合作也会更加乐于花些心思去交流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但必须包含一名排名靠前和排名靠后的学生,防止学习资源的倾倒性和公平性不能达到统一。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可以互帮互助,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主导地位。比如在进行“最优化问题”这一课时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都用纸写下来,最后大家的放在一起,讨论出哪一个答案是大家认为最好的,再进行小组之间的比拼。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思考问题,同学之间相互启发而且还能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进行思考,将自己的思考方式分享出来,其他同学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能给好的同学一些扩展思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表达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教师想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让学生的具备主动发现问题的敏锐力。有些现象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常识,但是对生活常识也保持思考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具备学习能力,就好比牛顿发现地心引力一样。
例如:教师教完“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不要一味地让学生仅仅参照书本的内容去认识对称,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和对问题的发现。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有关生活的小任务,并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学习思考,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发现对称的图形有哪些,如果学生细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是对称图形,因为对称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观,还有蕴含的物理知识比如平衡力等。像桌子、椅子、眼镜、甚至是高高的楼房这些都是对称图形,为了更好地保持稳定性。学生能从对称探寻到更深层次的知识,由浅入深,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会更加容易。
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它在考察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的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在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解决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每次成绩保持重视,让学生每次都从自己的薄弱点不断改进,才能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在每次单元小测完,让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仅可以从不断地练习、学习开始,也可以从自己的负反馈、不足中起步,从发现自己的不足开始,例如从分析自己的失分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问题不要泛泛而谈,针对自己的薄弱点提出解决方案和近期目标。优秀的学习者懂得在学习中兼顾好新知和旧识,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发现不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一直对学习不闻不问,一部分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没有实质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可以说是无从下手。教师如果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建立起一个反馈的学习系统,提升学生成绩,虽然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是只有真正提升了自我的素养才能让成绩也有所改变,让学生意识到在这一点,也是从侧面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能力要建立在学生不产生抵触情绪,培养学生能力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双方配合才能让教学的目的相得益彰。身为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育学生能力一直是教师在开展教学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培养兴趣的第一步与学生本身的自信心有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否认自我,那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但如果教师以多鼓励学生为主,或者从侧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都是可以避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让教学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