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回水小学校,四川 广元 628452)
听、说、读、写是对一门语言运用的最基本要求,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教学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可以使其更好地构建语言体系、拓展思维,进而运用所掌握的词汇进行语言表达、文字创作,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往往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开展工作,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通常是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将课文通读一遍后开始进行讲解,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还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进入下一教学环节,不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也造成了影响。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能够供学生进行选择的读物相对有限,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拥有自我意识和一定的判断能力,一些书籍虽然写着少儿读物的字眼,但是里面的内容对学生心智的发展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课外读物质量不过关,不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加强语文学习能力。而因为识字量有限等客观原因使小学生不能做到自主阅读学习,阅读教学就无法发挥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核心素养要求下更加需要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之中对学生的思想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产生更为浓厚的阅读兴趣[1]。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主体,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完善教学方法,运用创新性思维开展教学工作,对于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能够顺利完成阅读的学生,教学工作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讲解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能顺利完成阅读的学生,教学工作者要加强引导,对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疏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更好的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语文的综合学习水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难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上接收到教学内容中要传达的信息。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未脱离幼儿园中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模式,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因此应当选择内容较短,立意简单的文章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学习目的。在一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四季》的课文,它用简短的语言描绘出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现将课文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然后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春、夏、秋、冬分别是什么样子,进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接收课堂传达的信息。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有了更加成熟的思维及判断能力,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内容的取材上要选择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具有帮助的文章。《观潮》一文生动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开始、经过、结束以及人们在观看钱塘江大潮时面对潮水由远及近而产生的反应。而在教材中《观潮》一结束后还附有刘禹锡的《浪淘沙》,通过文章与古诗进行比对,找出二者之间运用的相似的语句,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及判断能力得到锻炼。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思考,对于文章中描写潮水的词汇、语句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三四年级的语文思维能力及判断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阅读量,在教学内容的取材上,要选择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最后用最简短的话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及组织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2]。首先,教学工作者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要避免学生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进行的机械性阅读,这样不仅培养不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时需要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当中。小学生比较爱听故事,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讲解课文时联系相关知识点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比如在讲解《牛郎与织女》一文时,教学工作者就可以进行展开,从课文讲解延伸出牛郎星与织女星这些与天文学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延伸出七夕节这个民俗领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当中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一举两得。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学工作者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通过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使学生在此工程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阅读对于语文这一语言类学科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学修养,潜移默化间完成语言能力、文字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中,运作阅读进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