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创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

2020-12-08 03:00:43李律佳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李律佳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眉山 620010)

近年来,文创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一直都处于探索之中,由于文创概念本身很广,涉及的领域也很多,造成了在课程设置上容易全面开花但又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培养对象今后面临哪些就业渠道?之后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这些都是我们高职院校文创专业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一、文创专业现状分析

我们对全川多所开设了文创专业或跟文创相关的专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

根据调研情况的反馈,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够细化,对于立足本土服务本土的要求目前还无法完全达到;毕业要求不够明确,无法支撑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还有待加强。

(二)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全国开设文创专业的院校都屈指可数,对于文创专业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一直都是在各种摸索中,目前开设的课程主要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司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就开设什么样的相关课程,各个公司的侧重点和需求不一样,对于技能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导致每年在制定课程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变数,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思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固然非常重要,也是我们设置课程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应该有更成熟的课程体系,更应该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缜密性,前后课程的进阶性也应该加强关联,而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一门单一技能,既要让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尽可能地缩小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差距,也要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做好铺垫。

(三)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教学模式虽然融入了大量项目化教学的内容,但是真正项目化教学所带来的优势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很多项目都是老师臆想出来的内容,跟实际公司所真正经历的项目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在这些所谓的项目化教学中所学到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局限,情景化教学也不能完全做到模拟真实情境,这就导致各种“假”项目而带来的“假”体验,希望在未来的课堂上,能将公司实际项目引入课堂,请公司项目负责人做实际的指导,将项目化教学落到实处,实现真正的投入和产出。

(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对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的教师应具备产品设计专业、广告专业以及数字传媒专业素质,是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突显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还需要1—2 名长期从事产品设计工作的兼职教师,担任本专业核心课程或实践课程的主讲教师。目前这些教师人数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

(五)实践教学条件的亟待完善

教学场地设施配比:教室根据实际行政班级进行相应配置;校内实训实践场地:美术基础实训室、文创设计实训室、摄影摄像实训室、手工实训室、综合印制实训室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广告公司、摄影工作室、品牌宣传公司、文化创意公司等相关实习实训基地。从目前教学条件来看,实训室的完善对于学生经过集中实训后能制作出实际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创专业建设思路

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类专业有逐渐走俏之势,文创专业具体来说,这是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分类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本专业应立足于本土大环境,基于服务本地文创发展为主的目的,以活动项目策划、文化品牌策划、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为主要学习任务,以四川文创行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引,培养文创产业多元化人才。打造“文创(专家)领衔”的师资队伍,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文创活动项目策划”为主线,构建从“活动策划—成品制作—项目实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多元化文创人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四川省一流专业,成为省级领先的技术流。带动文创类专业的发展,推动省级城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