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0-12-08 03:00:43刘昌继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刘昌继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眉山 620010)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都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发展”,故高职院校教学与企业、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高职工程造价教学而言,学校要把握好专业教学需求,抓住对应产业特点,让产业与教学能够相互融合到一起,相互促进。接下来,笔者就对产教结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力求更好地形成学校与行业企业一体化的教学发展态势。

一、产教融合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

随高职院校教学的不断发展,校企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无法很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此时,高职院校就应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不要只是一味地局限于“校企”的范围之内,而是要更为长远地考虑专业教学与专业教学所对应的产业的融合问题,将“校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为“产教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教融合可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明确目标

对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其目标应着眼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落实与产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目前的现实就是,企业迫切地希望能招聘到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而且最好这些专业人才能够马上就胜任工作,不需要花时间来熟悉岗位及工作。基于这样的需求,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就变得更为明确了,高职院校应联合教师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参考来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充分运用产教融合的方式来强化教学引导,确保专业人才得以获得高质量的培养,以此来使高职工程造价教学的实施得以更好地保证。

(二)产教融合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重要途径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要对问题予以更为全面的考虑,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着手进行深入。为此,传统不注重实践、只狠抓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落伍,无法满足当前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应向教师强调“基础牢固、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要求,给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指明“理论+实践”的方向。基于此,以产教融合为主要途径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确定,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结合获得了有效地促进,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将会获得更为有用的宝贵实训经验;同时,产教融合主要途径的确定,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带领学生实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朝着职业能力和素养不断提高的目标而不断前行。

(三)产教融合能有效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高职工程造价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却是这样的,一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其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与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经验,从而无法抓好实践部分的教学。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产教融合也就带给了教师一个有效加强工程造价方面实践经验的良好机会,使得教师能够在不断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得整个教学效果和质量得以获得更为顺利的提升。

二、产教融合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实践

产教融合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决定性的改变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均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好处。这里我们就产教融合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的具体应用略作深入,以便能够更为清楚地看到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产生的改变。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持续扩张

以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为契机,“双师型”教师队伍得到了有效建设。此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既是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专业教师,同时也是拥有过硬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工程师,从而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将会变得更为牢固。

(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故对学生的工程项目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应该对教学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试着去寻找打破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导的固有局面,更为大胆地将新教学理念、前沿教学研究成果融合到教学之中,使课程得以从内容到体系得以获得成功改革,令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够得以相互融为一体,逐渐以高职院校工程造价教学为基础来构建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全新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能够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以更为符合当前时代的需求。

(三)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造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需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既有课程内容、知识要点及重难点,又有基于课程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专业基础技能,更有关系到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际实践操作能力,等等。此时,高职工程造价教学就应该重点围绕产教结合来探索一下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要和工程造价行业的工程师们联合起来研究,以此来创新出“项目导向教学”“模拟项目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企业提供的真实施工图纸来完成工程造价核算及其他相关工程,从而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行业的发展。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还在围绕“校企结合”来展开教学,对于更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产教融合”未能予以关注,这也是当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的一大痛点。为此,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基于市场经济环境的“产教融合”得以真正实现,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才有望获得成功,才能为企业及行业输送足够多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