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程游戏化,“玩”出幼儿精彩人生

2020-12-08 03:00:43毛筠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毛筠

(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以游戏为主。将课程游戏化,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渗透到教学中,利用游戏营造愉快的课程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一、创设情境,使课程富有趣味性

在幼儿教育中,将课程游戏化,不是简单地利用游戏代替幼儿课程教学活动,而是在课程教学中将课程知识、生活技能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使课程更加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更加符合幼儿成长规律[1]。例如在音乐课程教学时,在教学中设置故事情境,能够使音乐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在学习《龟兔赛跑》等带有故事情节的音乐时,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故事内容,然后让幼儿分角色扮演兔子和乌龟,使用简单的击打乐器跟着音乐节奏和旋律伴奏,模拟龟兔赛跑的比赛情境,幼儿在情境下能够积极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体会到音乐学习的快乐。教师在体能课程教学时,也可以设置情境开展教学。例如设置“骑士营救公主”的情境,模拟营救公主的情景,让幼儿扮演骑士开展营救活动,将走、跑、跳等体能运动融入营救环节中,引导幼儿通过完成动作锻炼顺利营救公主,在游戏中达到锻炼体能的效果。

二、通过游戏活动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获得许多的快乐,是幼儿愉悦身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开展课程活动时,要将游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游戏活动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训练和学习,用游戏活动调动幼儿情绪,进而实现快乐课堂的教学目的。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除了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利用游戏活动开展教学,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快乐唱歌,进而实现音乐课堂的高效教学目标。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到快乐,获得轻松的感知。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化课程活动时,要利用游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音乐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用游戏辅助教学,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以此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音符“do、re、mi、fa、sol、la、si”的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融入趣味游戏,让幼儿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将“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设计成漂亮的头饰,在教学时选择七个幼儿到讲台上,将七个头饰戴到幼儿头上,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头饰并按照顺序依次站成一排进行音符练习。教师唱到哪个音符,带着哪个音符头饰的幼儿就向前跳一步。教师可以分组多次开展这个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这七个音符。教师还可以打乱音符的顺序开展游戏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氛围,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中掌握学习的知识。

三、重视幼儿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

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发展,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根据幼儿差异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程设置时,要重视幼儿的差异,在课程实践中引入差异化教学,使课程更富有个性,更符合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幼儿对待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2]。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游戏活动,让不同特点的幼儿都能在课程学习中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游戏。例如,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时,为了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设置“动物王国”的小游戏,根据小朋友的性格特点让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向其他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并且模仿动物的标志性动作和行为。有的小朋友喜欢大熊猫,因为大熊猫有一对黑眼圈很可爱,有的小朋友喜欢老鼠,是因为他喜欢看《米老鼠》的动画片,有的小朋友喜欢小猴子,因为他和猴子一样长得瘦瘦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和独特的喜欢理由。在小朋友介绍完自己扮演的动物后,教师可以组织小朋友举办“森林舞会”的活动,让小朋友模仿动物的动作跳舞。教师通过开展“动物王国”的游戏活动,让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使每一位小朋友都能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游戏化课程教学活动时,必须以幼儿自发游戏为前提,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的个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利用游戏促进幼儿合作互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幼儿合作互动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充分意识到合作互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合作交流的游戏,培养幼儿交流合作的良好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幼儿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设置购物的游戏活动,让小朋友了解市场的不同类型。教师还可以组织小朋友开展“购物”的活动,引导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手工制品并在班级中模拟交易情景,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兴趣扮演老板、顾客等不同角色,并布置一定的任务如扮演老板的小朋友要卖出去多少商品等,让扮演不同身份的小朋友之间形成互动,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让小朋友对了解不同类型的货币如硬币、纸币等货币的价值,培养幼儿树立良好的消费价值观,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进而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结语

快乐地玩耍和游戏是幼儿应有的权利,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要始终充分体现出幼儿的玩耍权利。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要将游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促进课程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玩”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