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伦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河南 开封 475000)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指学校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总结创造出来的一种为全体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体系,包含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学校文化建设可以营造科学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形成良好教风学风,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学校档案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相关的真实内容,反映出广大师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气息。
档案管理作为学校长期办学经验总结的重要产物,将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紧密联结,有效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档案管理也能够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从目前来看中职院校学校档案,记录着学校从建校之初到不断发展壮大的不同经历和阶段,留有大量珍贵的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史料,确保校本教材建设更加地真实生动,也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
利用学校档案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知与了解,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在新生入学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向学生展示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资料、照片影像,让学生对中职学校的发展历程有着全面的了解,感受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观优秀毕业生展览,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充分发挥学校档案的社会功能,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就业深入了解学校档案能够为历届毕业生提供母校的发展信息,增进对母校的情感交流促进校友共同进步,扩大中职学校的影响力。
档案资源社会化建设能够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体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举办档案服务进社区,档案文化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周边的居民群众对中职学校进行深入了解,扩大学校档案的社会服务范围,提高校园文化的综合辐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保证基础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充实馆藏资源,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物质基础。学校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大局观念,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全面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档案收集建设的整体效果,促进学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积极主动地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对学校档案进行编撰工作,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特色,全方位搜集学校成立发展的重大事件,科学设置管理部门以及专业学科演变内容,对学校的招生情况,就业情况等动态进行分门别类管理,提出学校管理的改进措施,深入挖掘档案资料的重要价值,提高生产质量。任何一个数据对中职院校而言都至关重要,无论是数字、文本、图像还是照片、磁盘等形式,都能够帮助中职院校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中职院校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数据越积越多,对数据存储管理也非常关键。传统数据存储主要依托于虚拟环境下数据保护,增强数据的备用性能。但是这种数据存储方式容量比较小,必须依靠人工才能够实现存储。档案信息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形式多样且繁杂等特点。要想满足的中职院校管理需求,最主要的就是根据中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档案管理策略。随着中职院校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难度也在与日俱增。
信息化管理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应用非常普遍,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积极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要求,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电子文件以及数字档案的内容,建立丰富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还要对纸质材料进行提前归档,提高中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效率。校友信息系统帮助师生能够网络,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收集到相关的资料,提高档案的整体利用水平,在电子档案数字化管理时还要积极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利用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将档案资源数字化,创新档案管理的模式,提高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利用效率。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在于精神文化建设,中职院校档案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对校园文化理解存在偏差,这样也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不明朗。必须积极转变档案部门的思想观念,深刻认识档案的文化属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建立适应校园文化发展的档案体系。中职院校中档案管理相较于一般档案管理而言,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很多中职院校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在对待档案管理工作上仍不够重视,还未完全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导致传统观念意识水平无法及时转移,甚至造成档案信息丢失的情况。同时,中职院校自上而下缺失把档案工作与管理工作两者相结合的意识,并未通过档案工作,合理、高效地为中职院校管理提供帮助和服务。既影响中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效果,又严重制约了中职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要想在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档案管理人员自身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积累,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需要。
档案文化作为中职学校的真实记录,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文化性和实用性,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保证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保证校园文化和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