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0-12-08 03:00:43蔡荣鑫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蔡荣鑫

(于都实验中学,江西 赣州 342300)

在我国教育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教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越来越重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高中地理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地理课堂,有效解决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难点的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逐渐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现象的解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考意识。

一、教材整合,以生活为基础开展地理教学

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教材内容的编排起到了基础的参考作用。而教师开展地理教学也需要以分析教材任务为前提,不断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然而,教材内容以书面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并且距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的知识点而言,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应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展开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拓展学生的地理思考思路,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掌握其中反应出来的地理现象[1]。

二、引导学生们生活化的学习地理知识

随着我国教育内容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为地理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支持。但是,面对高中即将面临的人生转折点,教师也需要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更好的学习状态面对未来的社会实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教师也要循序渐进的向学生渗透生活化学习法的作用,不断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具体的实践探究积累知识储备,也能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推理,提高自己的地理综合能力。

三、通过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地理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框架下,有很多需要具体掌握的地理概念等知识,为了帮助学生从书面语言中体会具体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启发,拉近学生与教材知识的距离,并将其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掌握,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城市的空间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学校周边环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校园周围分布着哪些商家,以及校园坐落的具体位置,从中体会城市建筑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学生们回顾校园周围的商店可以发现,一些文具用品商店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一些冷饮店和课外辅导机构,而学校坐落的位置也多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这里没有商业区,因此附近的交通环境也不会那么的嘈杂。经过这样的环境分析,学生可以对其他的城市布局展开自主探究,依托于这种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进行分解,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教师应创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相应的学习压力也在加大。而高中地理知识由于涵盖的知识面极其丰富,因此也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在学习中有很多难点需要掌握。如果学生对地理学习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很容易在学习中形成错误的认知,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效率。高中地理教师本着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出发,营造生活化教学的学习氛围,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创新,让学生体会地理学科的生动性特点,并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人口的迁移”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用一些轻松的问题作为导入环节进行展开,比如针对目前我国的旅游市场正如火如荼的发展,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会选择去哪里游玩呢?有的同学会说自己喜欢大海,所以想在毕业旅行时去海南看海;还有的学生会说自己喜欢江南小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所以会去乌镇坐上乌篷船,体会那里的宁静;而通过这样轻松的讨论后,会让学生的心情处于放松之中,教师再结合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引入相关人口迁移的内容,就会让学生降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难度,从而可以已积极的参与感进行新知识的探究,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特点。

五、培养地理知识,升华生活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周围的环境无不呈现出地理知识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进行课程内容的导入,比如著名的张家界旅游区就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又辅以流水侵蚀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具有极佳观赏性的地质景区;再比如山东的泰山又是丘陵地貌的一种呈现,并且具有地貌分界明显的特点;当老师结合这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也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著名景观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限延伸课本学习内容。当回顾自己的游玩经历或者有计划去旅行时,也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积累相关的地理知识素材,发现地理知识的生动性特点。也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美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内容[2]。

六、地理教学以生活化方式巩固学习

通过教师的生活化教学渗透,帮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预习和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检验环节,教师也应该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强化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多角度的思考,利用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绿化植物有哪些特点,从而分析出本地所处的地理区域,比如北方的道路绿化带中会出现矮小的樟子松,这就是考虑到北方四季分明,冬季温度低的环境因素,而松树则能够适应北方的寒冷天气,在冬季依然呈现出绿色。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教育环境的优化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指导理念,也让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在不断总结生活化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拓展学习视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地理学科的科学发展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