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12-08 03:00:43樊诗晨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樊诗晨

(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前言

语文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点部分,其教学内容中包含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德育理论。因此,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性,在教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感受文化文明的积淀,体会社会能量的传承,进而全面发展。这也就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即通过教材挖掘、故事搜寻以及生活突破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语文学科具有德育渗透的天然优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逐渐陶冶思想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修养与素质,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积极进行德育渗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将生活德育和语文德育之间联系起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将德育素养通过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而将这种素养内化,实现德育的成功渗透,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生活的含义,督促学生对自身生活和行为进行反思,这样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还增强了其道德的体验。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他的社会实践,接受先进的德育文化和德育思想观念。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1]。

二、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体角色,但是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还是沿用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缺乏情感和创造力,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德育知识,不能真正了解德育知识的内涵,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2]。

(二)重智育而轻德育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普遍存在“唯成绩论”的教学观念。所以存在严重的重智育而轻德育的教学现象。尤其在沉重的应试压力下,教师的智育教学成果往往被作为评价其教学效果的标准,所以教师不得不在智育和德育之间作出选择,而随着教师专心智育研究,久而久之,学生的德育就被忽视了。

(三)缺乏师生沟通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的课堂互动环节很少,与学生私下交流得更少。而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师生关系,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也不能正确接收教师的信息,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下达的指令,没有形成自主学习和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而使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德育的效果也不如人意。

三、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的策略

(一)教师自身的改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已经成为了当前时代的必然趋势,应以教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日后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意识,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培养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实践。同时,需要教师加强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深入了解两者整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使其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让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入为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提供帮助[3]。

(二)挖掘语文教材

挖掘教材内涵,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从这些人文内涵中汲取教学的德育资源,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观念。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分析教材中德育元素的实用性,搜寻教材中和德育相关的知识材料,然后将其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走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内心世界,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体会到德育的魅力,这样学生的德育工作才可以全面展开。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所有的文章都蕴含深刻的意义和道理,看似讲述文章主人公的个人品德,实则是在向学生传达一定的德育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故事主人公学习,使其通过感受语文课文生动的语言,进而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对于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维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习的不竭动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教育地位基础上转变教学角色,以一个平等的教育态度来组织课堂教学,采取鼓励为主的教学策略帮助小学生构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小学生畏惧教师和害怕犯错误的消极心理得到改善。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小学生学习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只有从自身做起才可以消除心理压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重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以此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致力于建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问题设置和解答过程使得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和谐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关心学生学生尊重和信赖教师,积极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语文学习的畏难心理、担心问题回答错误的消极心理都得到了改进,这样的改变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情感和价值观的重塑。教师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小学生有效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联系起来能够使教学质量大大提升,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足够时间的教学积累,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丰富的教学方案,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将学生德育工作做好,保证学生和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