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龙泉乡人民政府,贵州 铜仁 554300)
国家为了扶持农业发展,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部分,农技推广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要将农机和农艺两部分相结合,发挥二者的合力,推动传统的单一、低效的生产模式向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发展,不断的实现现代化农业向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
所谓农艺,就是农业生产工艺及相应操作技术;农机就是为实现农业生产工艺过程而设计并制造的农机器具及相应的应用方法和技术。两者结合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优质、高产、效率的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可以说,农机农艺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实践表明,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土地生产规模化,农业经营集约化,且能统一农作物的品种、种植模式及机械作业,不但可提升作业效率,且可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减少能源消耗,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机农艺结合方式主要有这几种:1.农机服从农艺,就是以农艺对于生产作业机械基本要求,对农机器具的结构、原理及性能进行改进和调整。2.农艺服从农机:因有的农艺在操作上较为复杂,机械化作业难度较大,需要对农艺进行改革,以满足机械化生产的要求。3.农机农艺相协调,就是新农艺在应用时,相配套的农机同步创新,以形成层次、水平更高的机械化农艺。当前,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看,尚处在中期阶段,且整体上不平衡。粮食作物的种植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而经济类作物偏低;耕种的机械化水平高于收获及生产后的加工。如这类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解决,不但会制约农机农艺的结合,也会影响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农艺技术是农作物生产中相应的操作技术,其是促进农业机械发展的动力,而农机技术是实现农艺技术的重要前提,是机械化理论和技术的高效结合,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这两者既相互适应又相互联系是发展农机化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随着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已经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机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农业机械是重要的生产手段和技术载体,应用机械设备才能更好的实现农艺技术要求,降低农民群众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农机作业的需求,所以,就需要适当地调整农业技术,使玉米和小麦的农业生产匹配机械化作业,这样也迫使在生产中需要对玉米和小麦的农业技术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且做好农民农艺知识方面的培训,要求在生产中可以按照现代化农业生产标准来进行生产,在播种、整地、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配合机械作业的要求,以便于机械化的生产,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另外,可以直接聘请农技方面的专家为学员讲解玉米和小麦的农技与农艺课,让学员能够懂得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需要通过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业技术的推广,并且让学员可以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针对玉米和小麦的生产方面,则需要强调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能够提高学员对于农机的基本认识,了解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以此来提高农机操作人员服务农技的自觉性,最终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水平来实施农机操作,高标准地完成农业生产。
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和农业技艺的有效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提升。但这个过程中只是相关人员进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国家政府、农业部门等方面加大对这方面工作的支持,例如:政府首先要肯定农业机械和农业技艺结合的重要性,并且要根据其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制定相对应的政策,同时还要加强对其资金方面的支持,这些资金除了要应用到农业机械和农业技艺的研究中,还要应用在其推广工程中去,比如在央视频道上播放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性,以便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此外,政府部门也可以在基层农业生产社、基层干部中大力宣扬农业机械和农业技艺结合的重要性,除了要在其内开展农业机械和农业技艺宣传大会,还要出台相应的奖励制度,对积极引用新农业机械设备和配套的农业技艺的单位、个人进行现金奖励等。这样除了可以使农业机械和农业技艺有效结合,同时还切实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总之,在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会带来很多便利,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注意和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脚步。在资金方面则要加强政府与农民的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农机与农艺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