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甘肃 天水 741000)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主要承担变电的任务,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会为变电站配置专门的继电保护设备。该装置能够实现变电站故障的自动检测和恢复,因此保障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需要不断加大对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研究,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避免因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影响整个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定值整定故障主要表现在: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调度错误或者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整定值输入错误;整定值的运算结果错误导致系统运行出现偏差;继电保护设备老化,未及时更换而导致的定值整定故障;定值整定故障大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系统运算结果出现偏差或者错误。
由于变电站一些保护设备的线路集成度较高,许多线路交叉在一起,这样可能导致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超过一定的期限,使带静电的颗粒在静电的影响下集聚在接线焊点周围,这样很容易导致接线焊点与周围焊点之间出现静电通道,从而导致变电站继电保护设施出现插件绝缘故障。
通过对有关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隐藏故障是导致电力体系断电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隐藏故障甚至直接威胁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电力公司应当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隐藏故障,加强对隐藏故障的排查,时刻关注易跳闸部件的工作状况。如果发现了隐藏故障,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处理,尽量避免这些隐藏故障对整体系统运行产生过大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变电站的微机系统缺乏对干扰因素的抗性,若是周边分布有通讯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将会受到通信信号或大或小的干扰,装置内部将会失去对外界的正确判断能力,从而采取了不正确的操作,引发继电保护装置故障。例如,高频收发信机故障便是一种干扰故障,不同变电站使用的该设备通常从不同的企业购得,各企业的收发信机在质量上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若是该设备质量较差,发生通信设备故障的风险自然会明显提升,其发生故障后自然无法正常发挥其信息传输作用。
分段处理措施步骤如下:第一,当通道脱开时,连接75Ω 负荷,同时对装备的收发状态进行检测,判断出故障的精确位置。第二,在连接通道后,对通道的电平差进行精确检测,同时对电缆的工作状况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判断出故障点。第三,对有线信号传递通道进行检测,判断其有无异常。第四,在断开通道之后,针对内回炉进行短接操作,并且结合信号的收发情况对通道的接入状态进行进一步了解。
继电保护出现故障多是重复性故障,一些故障还存在普遍的规律性,有一些常见故障不用设备进行检测就能看出来,但这需要熟练的工作经验。利用工作经验对故障进行识别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工作方式,是传统操作人员经常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长期处理故障的经验才能实现,通过对日常检修记录,形成汇总,同时做好故障的分类与归纳,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录入,使故障全部集中起来,当出现类似故障时,方便修理人员检索与确定方案,将故障问题快速及时的解决好。
为了对电位变化进行检测,对装置故障进行准确识别,要将计算机系统安装在继电保护这一装置之中,对其进行不间断的检测。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电位感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对故障产生位置进行快速规划,方便检修人员在现场进行处理。要想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处理,那么工作人员一定要有专业技术能力,不仅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熟练操作,同时还能对电位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因此,电位变化处理工作要有一定的技术进行支持。比如,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继电保护相关电位变化进行全面检测,如果保护装置中有故障产生,就能直接对装置电位进行感应,使电位变化产生一定的波动,这个时候计算机系统就能对波动电位进行快速收集,对电位位置进行分析,标注之后进行提示,给检修人员的故障处理工作提供完善的资料。
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不仅对变电站内实时数据的传输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电力网络系统的优化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电力系统中占据关键地位的变电站来说,继电保护系统要采用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主备远动配置方案,以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