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就业预警机制是社会的发展中对人才提出的一系列需求,对于高校的就业状况与就业形势提出的评估,其能够预测毕业生的未来状况,这为专业的学科设置、创业择业提供了前瞻性信息,为高校掌握主动权。就业预警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招生状况、培养质量及市场需求信息的及时获取,构建合理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就业预警机制,对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招生结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促进应用型本科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预警主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进行实施,具体形式包括以下三种:
形势预警:根据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人数以及就业意向等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及时分析预测就业形势,通过调查研究,统计年度就业率、就业差距和就业质量、未来员工数量和未来员工数量的专业分布,并建立一系列的指标,能够充分预测未来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向毕业生提供准确、合理的就业建议,这对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择业都能起到指导作用。
市场预警:主要是针对人才市场的招聘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市场,通过分析学历、性别、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毕业生的就业环境进行预测。有效的预测市场需求。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供需网络平台,及时且精准的发布招聘公告,让就业不受地理、环境约束。
专业预警: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将职业分布与职业培训目标进行规划,为指导学生就业和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预警信息。目前,由于专业原因造成的大学生失业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势在必行,只有建立起专业预警机制,才能促进高校的专科设置科学合理改正,符合社会人才市场用人需求,对社会需求较少的专业,应该减少招生数量,对市场需求较多的专业,应该多招生。
校内预警机制的构成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就业信息监测与发布
据调查,70%的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都是通过学校,因为大多数的学生都相信自己的学校,觉得学校发布的公告最为真实有效,这就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第一,建立数据库,更加系统的收集招聘信息和毕业生就业资料档案,为毕业生提供更加有效、准确的就业信息。第二,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更精准地向学生传达就业形势。第三,组织招聘会。学校应该及时组织招聘会,各种形式的招聘会都可以,校内招聘、网络招聘以及各类宣讲会等等,及时的向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第四,收集并且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出真实的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结果,包括学生的理想就业岗位、城市、薪资等,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对毕业生做出准确的指导。高校只有做到了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切实预警、提供帮助。
2.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调控
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调控是校内机制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应用型的高校应该符合人才市场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让这些专业的学生走出校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入工作岗位。优化专业结构,进行招生计划调控,将就业与招生紧密联系,对不符合就业形势的专业进行转型,有规划的调控招录专业以及招录人数,才能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夯实基础。
预警标准方面可以设置为四个级别。一级:就业率35%以下,停止招生;二级:就业率35%-40%,专业调整;三级:就业率40%-45%,减少招生;四级:就业率45%-55%,提出警示。
3.毕业生质量预测与追踪
毕业生就业之后并不意味着高校的工作已经完成,为了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不仅要掌握人才市场的风向,还应该收集人才市场对于毕业生的反馈,了解本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有的放矢。因此,高校应该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这一系列研究,建立毕业生质量预测与追踪机制,培养更加专业、更加优秀的“双师”型人才,并最终建立起“毕业生-高校-市场”的双向良性循环。
从就业预警机制的主要构成上来看,政府和高校都有着各自的主导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只有政府和高校协调发展,互相合作,才能建立起有效、合理的就业预警机制。让政府、高校和学生成为了一个双向的良性循环,实施“三位一体”的就业预警机制。三者缺一不可,高校培养与市场需求充分对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就业困难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