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伴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物流需求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各物流设施设备在中心城市的集结,各枢纽节点在核心城市周边的布局,使得大量物流资源在中心城市堆积,造成核心城市交通线路拥堵,大量物流基础设施设备重复建设;非中心站点资源闲置,物资流转不畅;各节点城市之间各自为政、独自规划、信息不共享等现象造成区域物流整体上的效率低下。因此,如何优化、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网络,使各网络节点协调发展,资源合理分配,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枢纽节点的确定,区域网络层次的划分,各节点功能的定位,交通线路的完善等,是区域物流网络构建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如何促进各节点城市和各交通线路的协调发展。基于轴幅理论优化和构建各级物流网络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网络结构的搭建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和参考。
1986年美国奥凯利首次提出轴辐理论,轴辐式(Hub-and-spoke)物流网络,是由轴(Hub)和辐(Spoke)组成的一种类似于车轮的空间形态[1]。
基于轴幅理论构建的区域网络结构中,物流枢纽为轴,汇集各节点的物资并负责中转调配; 轴点城市联通非物流枢纽节点之间的运输线路为辐,各种运输工具通过条条辐线将物资运输到各个非枢纽站点;枢纽节点凭借自身的实力吸引各种资源,发挥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使物流设施设备在枢纽节点附近集群,有力推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资源浪费。
由于各区域物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节点城市的数量不等,可择优选择构建单枢纽站纯轴辐式网络;单一枢纽站复合轴辐式网络;多枢纽站单分派轴辐式网络以及多枢纽站多分派轴辐式网络[2]。实践证明,多枢纽站多分派轴辐式网络的因其强大的服务能力和广泛辐射范围,应用性更强,因此,得到普遍适用。
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应用轴辐理论构建物流网络系统在提供物流系统规模效益、降低整体成本,提高系统流通率、加快区域节点城市的协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在运用轴幅理论构建区域物流网络时需要重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托。区域物流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直接受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经济实力越强,越能快速拉动区域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而推动物流需求水平的不断升高。经济实力强不仅可以带动本区域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物流节点成为枢纽中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优化、构建合理、高效的区域物流网络必须要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优化构建轴幅式区域物流系统要着眼于长远,有计划、有预测。物流网络的构建尤其是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耗资达、回收期长,所以在设计时必须留有修改空间。在规划设计之前,要对该区域,区域节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各主导产业的特点、区域内未来几年的发展水平、区域内物流建设的规模、基础设施水平等指标运用详细科学的方法做出预测,无论是构建何种模式的物流网络结构都要留出发展的空间和余地,以柔性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整体性为纲领。根据系统整体性、适应性的特点,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必须要立足整体,顺从大环境才能长久生存。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尤其是多枢纽站多分派轴辐式网络结构的构建,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各节点城市之间必须做好分工和协同;另外,区域物流网络中存在在大量的“背反”现象,轴心城市的确定,辐点城市的数量、规模,轴幅涉的范围,链路的选择,路径的规划等等,在网络优化和构建时都要放到系统里考虑,以期达到整体最优。
(四)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抓手。以轴幅理论构建区域物流网络目的是整合区域内物流资源,降本增效,不管是区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还是区域与区域之间都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借助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各枢纽站、各辐点城市之间的信息流通。高效的区域网络系统不仅要有轴心城市、辐线、各中转站点等硬件的搭建,更需要有信息技术等软件的支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国家第十三五年规划提到物流网络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物流规划,各省市相继出台规划区域物流建设的重要性,并给予各种利好政策,规划构建轴幅式区域物流网络系统必须把握国家及各省市的政策法规,审时度势,找准正确发展方向。
(二)合理确定轴点和辐点。轴幅式区域物流网络的优化、构建重点首先在于轴点城市的选择及辐射线路的规划。因此确定一个枢纽城市必须认真考量区域各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供需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等各个方面,其次是辐射范围的确定,根据物流网络内各个节点对轴点城市的隶属程度或者是轴点城市对各辐点城市的物流引力等来确定所构建的物流网络的辐射范围,原则上每个轴点城市的辐射范围最好不超过3-5个辐点,因此,必须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合理确定轴点和辐点,达到区域物流网络的高效运转。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由于各个非枢纽节点的物流资源要在各轴点城市汇集,一定程度上增加辐线的绕行成本。将轴幅式区域物流网络与直通式物 流网络的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兼顾运输规模效益和避免绕行成本;另一方面,区域形势不断变化,例如联通各个节点之间的辐线错综复杂、交通网络瞬息万变,区域格局、城市群体、都市圈等的不断变换使得物流网络构建变得异常复杂,因此已构建的区域物流网络系统必须用到实际中去不断的调整和验证。
(四)依靠先进技术,引进专业人才。区域物流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涉及范围较广,系统自身的复杂性,枢纽站的选择,网络层次的确定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做支撑,需要引进科学的物流信息系统,校企结合、培养高端物流人才,吸引国外先进经验,优化设计区域物流网络,促进大物流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