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东方新都幼儿园,江苏 金坛 213200)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通过利用户外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综合能力,在有效的开展户外活动过程,教师要提高幼儿自护能力,以此才能保证幼儿安全。通过实践研究,本文总结了幼儿户外活动幼儿自护能力培养措施。
为避免幼儿在户外运动时受到伤害,我们应该从头做起。教师们应该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要能够及时发现户外活动时隐藏的危险。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要尽量做到多提示幼儿注意安全,要时刻关切幼儿的安全问题。并指导幼儿认识各种安全标识,并且让幼儿学会自己制作安全标志,能做到把标识贴到相应的危险区域。教师应引导孩子远离危险,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让孩子学会指认各种各样的标识,能够自主进行区分。将各类标识标注清楚并张贴在显眼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制作安全标识,在制作标志的过程中,对孩子们讲解安全知识。比如禁止攀爬、不要拥挤等。通过亲自制作标识、张贴标志,能让孩子们很好的理解标志的重要性,也能体现孩子的自主操作能力。只有幼儿拥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才能在户外活动中保护自我不受伤害。
幼儿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场所,教师们必须保证场所的绝对安全,只有拥有安全的环境,孩子们才能快乐的成长。相关人员要定期对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进行修整、整改,保证幼儿时刻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幼儿园中的游乐设施要定期对其进行检修,注意对设施的保养,尽可能多的排除安全隐患。对各种能与幼儿亲密接触的物体进行定期消毒处理,比如食堂中的餐桌、座椅。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首先教师们要确保户外活动场所内没有对孩子们构成危险的物体,避免孩子们在场所中发生磕碰、刮碰等问题。熟悉玩具是带领孩子进行游戏必做的一门功课,要让孩子们知道哪里是入口,什么地方是出口,哪些地方会存在危险,和如何避免这些危险。经过仔细的要求后才能让孩子上去玩耍。教师们要制定规则,并主动要求孩子要遵守规矩。时刻注意孩子们的情绪,避免在情绪不稳定时做出不安全的动作,给孩子们带来危害。要求孩子们遵守“物归原处,分类摆放”器械上那原则。使用投掷类器械时,必须明确投掷区在投掷区不能站人。投掷时不能瞄准自己的同学们。
第一,幼儿获取知识是比较直观的,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所以要抓住孩子们的心里特点进行引导,在实验中感知安全重要性是非常有效果的,教师们可以组织实验性的活动,让孩子们懂得游戏时的安全和自己的尺度,比如荡秋千,由一组小朋友进行演示,推的时候应该使用多大的力气,并让小朋友总结动作要领。第二,让孩子们自由讨论,从孩子自己理解的安全角度出发,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综合小朋友们各自的优缺点,在班级的一角设立一个“安全角”,让孩子们把自己认为的安全写在安全角上,并赋予图片和一些安全性的图书,总结什么地方是危险的,什么事情是危险的写在上面时刻提醒孩子们。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获取安全知识的渠道,又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第三,安全教育不仅局限于在教室或团队活动时,应该采取随时随地进行教育的方式,每当发现小问题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外出活动的时,引导孩子们穿在不同的场景穿不同的衣服,可以让户外活动更加方便、安全。第四,进行户外活动时,引导家长支持和配合幼儿园进行户外活动,利用好家长资源,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安全引导,并对孩子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这样安全指导的效果会更好。
爱玩一直是孩子们的天性,但幼儿时期,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他们缺乏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做事情比较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游戏中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游戏成为训练幼儿安全自护技能的途径。通过一些歌曲让孩子们知道幼儿不能轻易离开集体,比如,《鸡妈妈的宝贝》、《迷路的小花鸭》等,并要求孩子们记住家长的联系方式、工作单位,特别是姓名和自己家的家庭住址,并且记住小区的样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需要的时候能想出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行自护自救。利用一些游戏,让孩子们懂得一些交通安全的道理,比如,情景扮演的活动让孩子明白“上下车时不能拥挤,在公交车运动时不能把头手伸出窗外,更不能在车里打闹等常识。”让孩子们了解交通标志,熟悉什么是斑马线,什么是机动车道和了解交通信号灯,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过马路原则,并且教育孩子不能在公路上嬉戏打闹,时刻拉住大人的手。在游戏中营造一些场景,让孩子们知道,面对各种以为情况时应该怎么处理,比如,独自一个人在家时遇到陌生人的敲门和自己一个人在卫生间时要注意些什么,发现厨房中的天然气气味要怎么办,正确引导幼儿进行独立思考,并想出自护自救的方法。
总之,结合实践研究,在有效的进行幼儿园户外活动过程,教师要加强幼儿安全意识,通过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幼儿园自护能力,希望结合以上分析,能够不断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