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飞
(博爱县第一中学,河南 焦作 454450)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问题情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寻找物理现象,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助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探究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将知识点有效地传输给学生,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框架。教师必须要认真探究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技巧,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满堂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让学生不完全依赖于老师所讲,而是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通过各种现实生活来获取物理知识,发现现实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了解抽象知识与生活概念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环境中学习学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因此,高中物理老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发挥思维的空间。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和教学方法,并改变传统教学的概念,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直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整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将其搬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更加直观的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建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在情景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以及归纳和比较等方式对物理知识进行了解,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应该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索新知识。在问题情境之中,学生能够对问题本身有更多深刻的认识,通过有效的导入,能使学生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相关的知识点更容易被激发出来,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会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提高,在成就感的促使之下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显著提升了。
实验是获得物理理论的前提,要通过实验教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挥物理实验直观、形象、生动的特征对实验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在科学的提出假设,通过实验设计来验证假设、检验假设的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中,让学生能够有新的发现,不断提高他们对于物理学科知识以及应用的熟练度和灵活性,并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本身的奥妙。通过各种趣味实验激起学生在物理知识上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通过进行动手实验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各种问题,并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步骤与目标,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等等。借助实验,让学生不仅熟悉经典的实验操作方法揭示出物理学规律,也能让学生开拓物理学的学科视野,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宇宙航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了“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运行、返回”的视频剪辑,同时给学生介绍、讲解了有关宇宙飞船发射、运行、返回等过程中的一些知识。其次教师给学生讲解了中国的飞天梦并适时地提出问题:“那么人类是怎样把物体发射出去,送入太空的呢?”学生开始思考及交流。由此教师出示课题:“宇宙航行。”然后教师用动画展示:在某一个平台上先后以不同水平速度抛出小球。根据动画教师提出:“观察和比较这四条轨迹,你能发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均落回地面;物体的初速度越大,飞得越远。”接着教师请学生大胆猜想:“从刚才的四条轨迹图中,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用课件展示了牛顿的设想,并用动画进行动态演示……通过动画来展示所学内容,非常的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属于实验性学科,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确保物理学科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结合生活现象以及实验操作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真观察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培养学生对于物理事物的嚴谨认真态度,增强学生的求真务实作风。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物理实验探究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意识。